欢迎来到竹溪日记

晨起闻鸡鸣——记一首有鸡的古诗引发的田园遐想

晨起闻鸡鸣——记一首有鸡的古诗引发的田园遐想

一、古诗中的晨光与鸡鸣

清晨被一阵清脆的鸡鸣声唤醒,突然想起杜甫《羌村三首》中"群鸡正乱叫,客至鸡斗争"的生动画面。这首诗里的鸡,不仅是田园生活的符号,更承载着战乱年代难得的安宁。推开窗户,薄雾中的山村轮廓渐显,远处果然有几只芦花鸡在菜畦边踱步,恍然间竟分不清是现实还是诗境。

1. 记忆中的养鸡趣事

记得儿时在祖母家,每天最期待的就是捡鸡蛋。竹编的鸡笼里总铺着干稻草,母鸡"咯咯"的叫声像在炫耀战利品。有次发现一只偷懒的母鸡把蛋下在了柴堆后,我用麦秆逗它反被啄了手指,这场景与陆游"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的淳朴何其相似。

二、诗词里的鸡鸣意象

翻检《全唐诗》,发现"鸡"字出现逾千次。李贺的"雄鸡一声天下白"写尽黎明磅礴,而温庭筠"鸡声茅店月"则勾勒出旅人孤寂。最动人的当属陶渊明《归园田居》中"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简单的十个字,却让归隐的喜悦穿透千年时光。

古诗中的鸡鸣时刻表

  • 《诗经·郑风》:"女曰鸡鸣,士曰昧旦"——最早的夫妻晨间对话
  • 李白《宿五松山下荀媪家》:"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晨鸡不肯鸣"——反常的静默
  • 王安石《登飞来峰》:"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政治家的哲思

三、现代生活中的诗意残留

如今住在钢筋森林里,偶然在菜市场听见笼中鸡的哀鸣,竟想起苏轼"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的豁达。上周在郊区民宿,特意选了间能听见鸡叫的屋子,当晨光与鸣叫同时抵达枕边时,突然懂了孟浩然"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的期待——原来我们渴望的从来不是鸡鸣本身,而是那声鸣叫唤醒的,人与自然最原始的联结。

傍晚散步时,发现小区绿化带里有人偷偷养了三只母鸡。物业正在张贴整改通知,而几个孩子围着鸡笼兴奋地喂菜叶。这个魔幻的场景,倒像是给古典田园诗添了个后现代注脚。回家找出泛黄的《唐诗三百首》,在"鸡声茅店月"那页夹了片银杏叶书签,或许某天清晨,我们终将在诗意与现实的和鸣中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