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起读《含天古诗》有感
清晨推窗时,恰见檐角挂着半轮残月,忽然想起《含天古诗》中"天光云影共徘徊"的句子。案头那本线装诗集被风掀动,墨香混着院角新开的梨花气息,竟让我怔怔立了许久。
诗中天地与眼前春色
记得《含天古诗》卷二有言:"一川烟草平如剪,万点飞花轻似梦",此刻院墙外的油菜花田正应了此景。农人牵着水牛走过田埂,牛铃叮当声里,整片金黄便跟着微微颤动,倒真像被天神裁剪过的云锦。
忽忆含天句:
"欲把春心托杜鹃"
却见紫藤架下
三两只麻雀正争啄落花
午后临帖的顿悟
晌午在书房临写《含天古诗》的碑帖,墨池里突然滴进雨丝。抬头才发觉天色已变,雨帘中远山化作淡青色烟霭,宛如诗中"远山眉黛低"的意境。笔尖悬在宣纸上,竟不知该不该落下。
暮色里的古今对话
傍晚雨歇时,西天忽然裂开道霞光。邻居家孩童追着风筝跑过麦田,笑声撞碎了水洼里的云影。这场景让我想起《含天古诗》末卷的批注:"天地有大美而不言",此刻忽然懂了八分。
合上诗集时,月光已爬上东墙。那些穿越千年的文字,原来从未离开过我们的生活。含天古诗里的晨昏草木,与今日所见依然血脉相连,只是我们常常忘了用诗意的眼睛去看。
临睡前又翻到"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的句子,窗外恰有竹枝轻叩窗棂。不知是古人先窥见了永恒,还是永恒本就藏在每个寻常瞬间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