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起偶得
推窗见东方既白,檐角尚挂着未褪的残月,忽然想起王维《山居秋暝》中"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句子。案头《陶渊明集》翻至《饮酒》其五,墨香混着晨露的湿润,竟比咖啡更醒神。
午后札记
煮茶时水汽氤氲,在玻璃窗上勾勒出山水轮廓。忽然领悟到苏轼"静故了群动,空故纳万境"的妙处——铁壶的咕咚声、远处孩子的笑闹、风吹过竹帘的窸窣,都在心静时化作天然的白噪音。取毛边本抄录李清照《摊破浣溪沙》:"枕上诗书闲处好",墨迹在宣纸上慢慢晕开,像极了天边的晚霞。
夜读小记
台灯将银杏叶书签照得透明,正在读的《唐诗三百首》翻到白居易《消暑》:"眼前无长物,窗下有清风。"空调外机的嗡鸣忽然显得刺耳,索性关掉机械的凉意,任穿堂风带着夜来香的芬芳掠过脚踝。隔壁传来断续的钢琴声,竟与杜甫"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的节奏莫名契合。
今日最惊喜的发现,是陆游《临安春雨初霁》里"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的意境,竟在小区快递站旁的早市重现。卖栀子花的老妪篮子里,白花瓣上还沾着昨夜的雨珠。
临睡前思
重读张岱《陶庵梦忆》中"林下漏月光,疏疏如残雪"的描写,忽然觉得手机屏幕的蓝光太过刺目。披衣起身看真实月光,发现楼下那株老梨树正在夜风中摇晃,枝影在粉墙上写满会呼吸的狂草。此刻方知古人所谓"心远地自偏",原是不假外求的修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