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飞来峰》与《望岳》中的山韵日记
2023年10月15日 晴
晨起观山
清晨推开窗,远处青灰色的山影如王安石笔下"飞来山上千寻塔"的巍峨,又似杜甫"岱宗夫如何"的苍茫。这座城郊的孤峰虽不及泰山雄壮,却因这两句诗在我心中有了特别的重量。
诗中寻迹
带着诗集漫步山道,"闻说鸡鸣见日升"的意境突然鲜活——朝阳正将云海染成金红色,几只山雀的啼叫应和着古诗的韵律。半山腰的观景台恰如"会当凌绝顶"的预告,石阶上斑驳的苔痕记录着无数登临者的足迹。
驻足时想起《登飞来峰》末句"不畏浮云遮望眼",此刻山风恰好吹散薄雾,露出城市全景。现代楼宇与古老山峦的对照,恰是跨越千年的诗意对话。
午后悟思
在山顶野餐时重读《望岳》,"造化钟神秀"四字突然击中内心。眼前岩缝间倔强生长的野山楂,石壁上闪烁的云母碎片,不正是大自然最精妙的创作?掏出素描本记录这些细节,笔尖沙沙声里仿佛听见杜甫吟诵"阴阳割昏晓"的平仄。
暮色归途
下山时夕阳给山体镀上"齐鲁青未了"的釉色。手机突然弹出工作邮件,但心境已不同上山时的焦躁——
或许古人咏山真正的智慧,就是教会我们在永恒的自然面前,暂时放下尘世纷扰,用"荡胸生曾云"的胸怀重新审视生活。
归家后翻开日记本,墨迹在纸上晕开成山峦的形状。这两首咏山诗不再只是语文课本里的铅字,而成为今日每个呼吸瞬间的注脚。正如王荆公所言:"自缘身在最高层",登山的收获从来不在终点,而在那些与古诗突然共鸣的刹那。
李白的太姥山诗
李白的太姥山诗 仙梦寄孤愤: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深度解析 一、梦游天姥吟留别 唐・李白 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天台一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半壁...
赞美金秋的古诗词
赞美金秋的古诗词 《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衍生注释:- 暝(míng):日落,天色将晚。- 空山:空旷,空寂的山野。新:刚刚。- 清泉石上流:写的正是雨后的景色,清澈的泉水在山石上缓缓流淌。- 竹喧:竹林中...
三年级古诗三首。
王维参禅悟理,精通诗、书、画、音乐等,以诗名盛于开元、天宝间,尤长五言,多咏山水田园,与孟浩然合称“王孟”,有“诗佛”之称。其书画特臻其妙,后人推其为南宗山水画之祖。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王维存诗400余首,代表诗作有《相思》《山居秋暝》《使至塞...
关于陕西的古诗五言绝句
4. “壮志漫山飘”:战士们保家卫国的壮志豪情在山间飘荡。三、赏析:这首诗首句“秦塞耸云霄”,直接展现出陕西关塞的雄伟高大,耸入天际,给人强烈的视觉冲击。次句“征人戍路遥”,描绘出战士们远离家乡,奔赴边疆戍守的艰辛,路途漫漫,更添豪迈之感。第三句“边关烽火烈”,生动地勾勒出边疆紧张的军事...
早唐的古诗
早唐的古诗 一 一、原文:《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二、衍生注释:1.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三秦之地护卫着巍巍长安,透过那风云烟雾遥望着蜀川。“城阙”指长安。“辅”是护卫。“三秦”指长安城附近...
古诗词关于秋天
古诗词关于秋天 《山居秋暝》原文: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一、衍生注释:“空山”:空旷的山林。“新雨”:刚下过的雨。“晚来秋”:傍晚时的秋天景色。“松间照”:明月在松林间洒下清光。“清泉石上流”:清澈的泉水在石头...
中秋望月思乡的古诗
中秋望月思乡的古诗 一 一、原文:《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二、衍生注释:1.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明亮的月光洒在床前的窗户纸上,好像地上泛起了一层白霜。2.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我禁不住抬起头来,看那天窗外空中的一轮明月,不由得低头沉思,想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