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竹溪日记

牧羊词里觅春踪:记一次山野踏青

牧羊词里觅春踪:记一次山野踏青

一、古诗引路入山径

晨起翻《全唐诗》,忽见卢肇《牧羊词》:"日往山中牧群羊,松风拂面草生香",顿觉窗外春光潋滟。想起去年在图书馆古籍部抄录的敦煌残卷《牧羊诗》:"白羊千口卧晴沙,牧笛声催野草花",当即决定循着羊字古诗的韵脚,去城郊白杨沟寻访春迹。

1.1 诗中的羊群意象

驱车途中,那些镌刻在记忆里的诗句不断浮现。王维《渭川田家》"斜阳照墟落,穷巷牛羊归"的暮色,张籍《牧童词》"远牧牛,绕村四面禾黍稠"的田园,与眼前掠过的油菜花田渐渐重叠。羊在古诗里从来不只是牲畜,更是牧歌的韵脚、山水的逗点。

二、山野见闻录

转过三道山梁,果然遇见放牧的羊倌老周。他手持的榆木鞭杆,竟与北宋《太平御览》记载的"牧羊杖长五尺"分毫不差。羊群踏过溪石的声响,恰似陆游《牧羊歌》所写"蹄声碎玉溪边路"。

即景打油诗

青蒿没踝露未晞,
百转羊肠接翠微。
忽忆敦煌残卷句,
白羊千口卧晴晖。

三、归途的顿悟

暮色中看着羊群归圈,突然明白古诗里"羊"字为何总与"归"字相伴。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的勤勉,与老周三十年如一日的放牧生涯,都在诠释着生命最本真的状态。手机里刚拍的羊群照片,配上早晨抄录的《牧羊词》,竟成这个春天最珍贵的日记。

3.1 羊毫小记

归家后翻检《齐民要术》,其《养羊篇》详述"羊者,祥也"的典故。忽然想起山间那只蹭我裤脚的小羊,它的绒毛还沾着茅香。取案头羊毫笔,在日记本扉页写下:"今日始知,牧羊词中的每个字,都是大地写给天空的情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