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竹溪日记

凤凰台古诗

登金陵凤凰台怀古日记

2023年10月15日 晴

凤凰台上凤凰游

清晨独登金陵凤凰台,忽忆李白"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之句。这座始建于南朝的古台,青砖斑驳处仿佛还留着唐代诗人的足迹。站在三层台阁极目远眺,长江如练,六朝烟水尽收眼底。

吴宫花草埋幽径

台西侧的考古遗址区,残存的瓦当与柱础静静躺在玻璃罩下。导游说这里曾是孙吴宫苑所在,如今只剩几丛野菊从石缝中探出头来。想起诗中"吴宫花草埋幽径"的描写,竟与眼前景象完美重合,时空在此刻产生奇妙的交汇。

驻足细看解说牌,将全诗又默诵一遍: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浮云蔽日的沉思

午后云层渐厚,阳光在云隙间明灭不定。这"浮云蔽日"的景象,让李白当年忧国伤时的情感变得真切可感。坐在石栏边写下这些文字时,一群白鹭正掠过江心洲,恰似诗中"二水中分白鹭洲"的生动注脚。

古今对话的感动

临别前在游客留言簿上抄录了全诗。有位老者看见,竟与我讨论起诗中"长安不见"的隐喻。这种跨越千年的诗意共鸣,或许正是凤凰台最珍贵的馈赠。归途地铁上,手机拍下的台阁照片与诗稿重叠在备忘录里,构成今日最完美的句点。

附记:特别买了凤凰造型的铜书签,背面刻着"凤去台空"四字,这将是我珍藏的南京记忆。

凤凰谷诗句合集

凤凰古城的诗句 1.凤凰古城 文/天翔 才读围城入古城,漫涂名画总轻名。 兰舟催发芙蓉里,怕说天门落雨声。 2.凤凰古城 文/路远修 一窗山水画中横,何处凤凰飞作城。 高阁皆从云海落,清歌犹向水波平。 烟浮月色春光暖,人睡乌篷俗世明。 客旅方睁沉睡目,柳条深处唱黄莺。 3.凤凰古城 文/兰花手蝴蝶梦 吊脚楼前泪湿衣,凤凰台上凤鸣稀。 可...

结合诗句具体内容,分析李白《登金陵凤凰台》表达的思想情感。_百度文 ...

结合诗句具体内容,分析李白《登金陵凤凰台》表达的思想情感。答案:诗歌表达了三重情感:1)通过对凤凰台传说和六朝遗迹的描写,抒发历史变迁的沧桑感;2)借"浮云蔽日"的意象,隐喻朝政昏暗的政治忧愤;3)结合诗人被排挤的处境,暗含报国无门的个人失意。解析:本题考查对李白怀古诗思想情感的多元理解。诗歌通过三...

李白《登金陵凤凰台》一诗的主旨是( )

本题考查对古诗主旨的理解。李白这首诗是典型的怀古抒情之作。诗歌通过凤凰台的今昔对比(凤去台空)、吴宫晋丘的历史遗迹,将天荒地老的历史变迁与个人遭遇结合起来,既表达了对历史兴衰的感慨,又暗含了自己被排挤出长安、壮志难酬的苦闷。'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更是直接点明了诗人对现实政治的忧虑...

结合具体诗句,分析李白《登金陵凤凰台》表达的多重情感。

结合具体诗句,分析李白《登金陵凤凰台》表达的多重情感。答案:诗歌表达了三重情感:①历史沧桑感(如"凤去台空"写六朝繁华消逝);②政治忧愤("浮云蔽日"隐喻奸臣当道);③个人失意("长安不见"暗含报国无门之愁)。通过古今对比和自然意象的并置,将个人命运与历史兴衰紧密结合。解析:本题考查对怀古诗情感...

凤凰台上忆吹箫香冷金猊古诗翻译合集

古诗词鉴赏《凤凰台上忆吹箫 香冷金猊》 凤凰台上忆吹箫·香冷金猊 宋 李清照 版本一 香冷金猊,被翻红浪,起来慵自梳头。任宝奁尘满,日上帘钩。生怕离 怀别苦,多少事、欲说还休。新来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休休,这 回去也,千万遍《阳关》,也则难留。念武陵人远,烟锁秦楼。惟有楼 前流水,应念我、终...

赞美城市的古诗词

《登金陵凤凰台》原文: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一、衍生注释:凤凰台:在金陵凤凰山上。吴宫:三国时吴国的宫殿。衣冠:指士大夫。古丘:古墓。三山:山名,在南京西南长江边上。半落青天外:形容...

关于南京浦口的古诗

关于南京浦口的古诗 一 一、原文:《登金陵凤凰台》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二、衍生注释:1.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凤凰台上曾经有凤凰来悠游,凤去台空只有江水依旧东流。2. “...

凤凰古城的诗合集

1,《临江仙·直自凤凰城破后》 宋代 朱敦儒 直自凤凰城破后,掰钗破镜分飞。 天涯海角信音稀。 梦回辽海北,魂断玉关西。 译文:自从凤凰城被攻破后,掰断头钗,满地都是摔碎的镜子碎片。天涯海角杳无信息。梦 里回到了辽宁海北,魂却断在了玉门关西。 2,《登金陵凤凰台》 唐代 李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