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竹溪日记

秋日闲居,偶读高翥“落日牛羊下,空山草木秋”有感

秋日闲居日记

——读高翥诗有感

十月的风裹挟着桂香穿过窗棂,案头摊开的《菊涧集》正翻到高翥那首《秋日》:"落日牛羊下,空山草木秋"。突然觉得这泛黄纸页里的七个字,竟把整个暮秋的魂魄都勾了出来。

一、落日熔金时

傍晚特意登上小区后的土坡。西天云霞如打翻的胭脂盒,确乎是"落日牛羊下"的意境。只是不见牧归的牛羊,倒有外卖骑手骑着电动车在光影里穿梭,车尾保温箱反射着碎金般的光斑。想起高翥当年在临安郊外看到的,应是驮着柴禾的瘦驴,蹄声嘚嘚踏碎满地松针。

二、草木有秋声

转过山坡便见几株乌桕,红叶间缀满白籽,恰似"空山草木秋"的具象注解。蹲下来细看酢浆草,三片心形叶子已蜷成小卷,叶脉里还凝固着最后一抹绿意。突然悟到高翥笔下"草木秋"的妙处——不写萧瑟写从容,那"空"字里分明藏着天地大美的留白。

注:乌桕叶经霜后艳若朱砂,其籽可制蜡烛,古人称"乌桕赤于枫,园林二月中"

三、诗心古今同

归途遇见邻家老伯在修剪菊枝。他说今年雨水多,菊花比往年晚开半月。这倒让我想起高翥"老树扶疏霜后绿,乱山缭绕雾中青"的句子。八百年光阴流转,诗人与老农对季节的敏感竟如此相通。手机突然震动,是朋友发来西山红叶的直播链接——现代人的"空山草木秋",原来藏在4K超清镜头里。

暮色渐浓时,楼宇间隙漏出一弯新月。突然明白高翥的诗句为何能穿透时空:那落日与草木间,永远栖息着中国人对季节更迭的永恒乡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