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竹溪日记

盆池古诗译文:一方碧水映心境日记

盆池古诗译文:一方碧水映心境

十月二十六日 晴

今日整理书房,偶然翻到一本泛黄的唐诗选集,恰好停留在杜牧的《盆池》一页。“凿破苍苔地,偷他一片天。白云生镜里,明月落阶前。”这短短二十字,竟让我对着窗台上的小水盆发呆了整个下午。

父亲素爱养莲,家中露台上便有一口他亲手置办的大瓦盆盆池。虽不及古人那般刻意凿破苍苔的雅趣,却也自有一番生机。盆中植有一株睡莲,几尾小红鱼穿梭其间。午后阳光正好,我搬了张藤椅坐在一旁,忽然就明白了诗中“偷他一片天”的妙处——那澄澈水面,不正将广阔蓝天、游移白云悉数纳入方寸之间吗?

诗境与实景的交融

杜牧的诗句翻译成现代白话,大抵是说:凿开生满青苔的地面,偷来一方天空盛放在此。白云仿佛从明镜中生长出来,明月仿佛就坠落在台阶之前。这种以小见大的哲学,通过盆池这一微缩景观展现得淋漓尽致。我看着水中倒影,忽然想起去年在苏州园林见到的“小飞虹”,那些巧匠们不也是用一池春水收尽了天地精华吗?

水中的云朵比天上的更添几分柔媚,因有莲叶映衬,鱼儿搅动时便碎成满池银鳞。偶尔有飞鸟掠过,倒影入水,竟像是潜入碧蓝深处去了。这哪里只是个普通的水盆?分明是个包罗万象的小宇宙。

盆池中的时空对话

读着古诗译文,再看眼前盆池,忽然有种穿越千年的默契。唐代文人用盆池寄托山林之志,今日我们虽居闹市,亦能通过这般造景寻得片刻宁静。父亲常说:“养鱼先养水,养心先养静。”这盆水之所以清澈,在于时常换水清理;人心若能如盆池,时时涤荡杂念,自然也能映照万物而不染尘埃。

暮色渐浓时,明月果真如诗中那般“落”在了阶前——不过是先落在水里,再由水波送到眼前。水中的月影被微风揉碎又聚拢,恍若千百个银白的小月亮在起舞。我忽然想起李白“举杯邀明月”的孤傲,倒是杜牧这般请明月入盆的做法,更显出几分亲切可人的雅趣。

一方盆池见天地

深夜提笔记录今日所思,越发觉得古诗译文中蕴藏的智慧。我们总向往远方,却忽略了身边微景中的大千世界。这个直径不过半米的盆池,白日收纳云影天光,夜晚盛放星月清辉,四季更迭中看尽枯荣——春来新叶初发,夏至莲花亭亭,秋深残荷听雨,冬临鱼藏冰下。

若能心如盆池,澄明如镜,则万物皆可映照,万境皆可包容。不必远求山林之乐,在尘世中辟一方心灵盆池,亦可偷得浮生半日闲,窥见天地无限意。诗云:“一盆池水一曲歌,一花一叶一菩提。”诚哉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