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竹溪日记

一封家书抵万金——书信中的思念与牵挂

一封家书抵万金——书信中的思念与牵挂

墨香里的温度

午后整理旧物时,突然从《唐诗三百首》里滑落一页泛黄的信笺。那是五年前父亲用毛笔写的家书,开头引用了杜甫"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的诗句。信纸边缘已有些脆化,但墨迹依然清晰如昨,仿佛能看见父亲在灯下悬腕书写的模样。

见字如面的感动

现代通讯如此发达,我们却渐渐遗失了书信特有的仪式感。古人云"欲寄彩笺兼尺素",光是挑选信纸就要费番心思。记得祖父总用洒金宣纸写信,他说这叫"锦书",取自李清照"云中谁寄锦书来"的意境。现在想来,那些精心折成方胜的信件,本身就是件艺术品。

尺素中的光阴

去年整理祖母遗物,发现她用绸布包着的信札。最上面是1946年曾祖父从南洋寄回的"批信",已经脆得不敢展开。但信封上"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的诗句仍依稀可辨。这些穿越战火的文字,比任何史书都鲜活地记录着离散与守望。

电子时代的怅惘

如今视频通话只需轻点屏幕,但总觉得少了什么。就像王维写"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的无奈,我们也在即时通讯中丢失了沉淀情感的过程。上周教女儿用钢笔写信,她歪歪扭扭写下"想您"时,突然明白了"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的纠结。

重建笔墨传情

这个月起决定每月写两封手写信。给父母抄录了张籍的"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给老友的信封上题了韦应物"闻君有两意,故来相决绝"调侃他总读消息不回。当邮差将信投入信箱的瞬间,突然懂了古人为何说"鸿雁长飞光不度"——原来等待本身,就是最温柔的告白。

墨迹干透时,窗外的梧桐叶正飘落在信纸上。这让我想起李商隐"玉珰缄札何由达,万里云罗一雁飞"的句子。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或许我们更需要这种慢下来的深情。下次回家,要带父亲去湖边的邮局,让他再教我如何用毛笔写信封上的"展信安"。

家书抵万金给孩子的一封信

在我离开之前,我想把这封信留给你。这封信不仅仅是我的遗言,更是我对你的嘱托和期望。首先,我要告诉你的是,家书抵万金。这句话并不是空话,它所蕴含的意义非常深刻。它告诉我们,家庭教育是最重要的。你们是我最珍贵的财富,你们的成长是我最大的荣耀。所以,在你们成长的道路上,我一直都在默默地支持着你们,希望你们能够成为对社会有用...

一封家书抵万金作文

家书虽然形式传统,却承载了无数情感的重量。每一字每一句,都凝聚着亲人的思念与牵挂,都寄托着对未来的憧憬与期许。在这个数字化的时代,让我们不妨放慢脚步,静下心来,写一封家书,将心中的情感化作笔下的文字,传递给远方的亲人。身处浙江湖州的一家静谧酒店,我带着家人暂别都市的喧嚣,寻求几日宁静。然而,...

家书抵万金写给孩子的一封信

篇一:家书抵万金——写给孩子的一封信 孩子,当你看到这封信时,也许正处在青春的迷茫中,或许在为某次考试的失利而黯然神伤,又或许在人际交往里遭遇了挫折。我要告诉你,这一切都会过去,就像黑夜过后总会迎来黎明。还记得那次你参加学校的演讲比赛,结果却不尽如人意。比赛结束后,你满脸失落,泪水在眼眶里打...

一封家书抵万金成语

▍成语:家书抵万金 ▍拼音:jiā shū dǐ wàn jīn ▍释义:比喻家信极其珍贵 典籍:唐·杜甫《春望》原文:"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1.文学例句:"战乱年代,一封家书抵万金,字字皆是血泪凝成。"2.口语例句:"儿子在边疆当兵,他妈妈总说‘现在才懂什么叫家书抵万金’。"3.社媒例句:"留学党狂喜!...

“家书抵万金”是指有一封家书特别值钱,能卖一万两黄金。(___)

“家书抵万金”是指有一封家书特别值钱,能卖一万两黄金。(__)错误 该题考查对杜甫《春望》中"家书抵万金"的正确理解。诗句运用夸张手法,强调战乱时期家书的珍贵性,"抵万金"是比喻价值极高,并非实际指家书能兑换黄金。原题将修辞手法曲解为字面交易价值,因此判断"错误"。关键点解析:1.修辞本质:诗句中的"...

“家书抵万金”是指有一封家书特别值钱,能卖一万两黄金。( )

( )“家书抵万金”是指有一封家书特别值钱,能卖一万两黄金。( ) 答案: × 解析: [解析] [详解]在中国,不仅很多传统节日与“家”有关,而且很多语言文字也与“家”有关。家书抵万金的意思是家里寄来的信比黄金还要贵重,比喻家信的珍贵。 故答案为:错误。...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战场上留下的一封封家书成为历史永远的见证...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战场上留下的一封封家书成为历史永远的见证。材料1 东北抗日联军政委赵一曼1936年8月牺牲前留下的家书:宁儿:……母亲因为坚决地做了抗日斗争,今天已经到了牺牲的前夕了。。在你长大成人之后,希望不要忘记你的母亲是为国而牺牲的!材料2国民革命军第二口口师师长戴安澜在 1942年5...

唐诗诵读校本课程设计

在唐诗诵读校本课程中,为了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春望》,我们设计了一个角色扮演的环节。让学生分别扮演诗人杜甫以及他的家人。其中一名学生扮演杜甫,在讲述完国家沦陷、家人离散的背景后,声情并茂地诵读诗句。其他扮演家人的同学则通过书信的方式,表达对杜甫的思念和牵挂。当杜甫收到“家书”时,他一边读信,一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