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山水日记
五月十七日 晴
清晨入山,循溪而行。王维「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意境,今日终得亲验。溪水泠泠,如琴如筑,穿石过涧,一路相伴。青苔覆石,滑不留足;水汽氤氲,沾衣欲湿。越往深处,路径愈幽,水声愈清,心亦随之沉静。
溯源之趣
我执意寻这溪流的源头,脚步不停。水流时而宽缓,形成一洼洼清浅的碧潭,映着天光云影与两岸蕨类;时而急促,自岩隙奔涌而出,溅起碎玉无数。这过程,恰似与一位高洁的隐者对话,它不言,却以万千形态诉说自然的哲理。跋涉近两个时辰,水势渐微,终至一片陡峭石壁前。溪流于此,竟化作岩缝中渗出的丝丝缕缕,再不见明显水路。此乃真真正正的「水穷处」了。
坐看云起
心中并未有失落,反觉豁然。依言觅得一块平坦青石,拂尘而坐。微汗歇息,举目四望。方才只顾低头寻路,未曾留意山色如此空灵。正是此时,一阵山风过壑,见对面峰峦间,白云自谷底袅袅而生,初时如带,渐次升腾,汇聚成团,复又舒卷弥漫,充盈于天地之间。其变幻之姿,瞬息万态,无拘无束。此刻方才彻悟摩诘诗中真意:追求的终点并非占有源头,而是这「水穷」所带来的视角转换与心境升华。前行乃探索,静坐是观照。水尽处,正是云起时。生命的流转与希望,从未停歇。
日影西斜,方才循路而归。归途中心境已大不同,不再执着于路径与终点,而是悠然欣赏这山中的一草一木,聆听风声与鸟鸣。此番山水之约,宛若一场心灵的沐浴,涤尽尘虑。水之智慧,在于它的柔韧与坚持,更在于它启示我们,绝境往往是另一番广阔天地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