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春日登山日记
一、朝发山脚
清晨六时,薄雾未散。我背着行囊站在青石阶前,仰望着这座被杨慎写入《临江仙》的苍翠青山。"青山依旧在"四字蓦然浮上心头——这座山已在此矗立了千万年,而我的生命不过须臾。
「层峦耸翠,上出重霄;飞阁流丹,下临无地」
王勃《滕王阁序》中的句子竟与眼前景致奇妙重合。晨光为山脊镀上金边,松涛在风中翻涌如海,石阶上苔痕斑驳如篆刻的岁月印记。
二、山腰小憩
正午时分抵达半山亭,汗透衣衫。坐在明代留下的八角石亭里,看阳光透过榉树叶在青砖地面投下细碎光斑。忽然懂得李白"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的意境——这青山何尝不是亘古的倾听者?
山间偶得
- 采药人遗落的背篓里,野菊与蕨类共生
- 断碑上"清康熙年间"的字样被树根温柔缠绕
- 松鼠捧着松果掠过时,抖落岩壁的百年尘埃
三、落日峰顶
当终于站在刻着"第一峰"的巨石旁,夕阳正将云海染成胭脂色。"几度夕阳红"五个字突然有了具象——眼前这轮红日,曾照耀过王维的辋川,温暖过李清照的舴艋舟,如今又抚过我的眉睫。
下山时遇见挑山工老周,他笑着说:"这山啊,看着你们城里人一茬茬地来,又一批批地老去。"忽然想起《三国演义》开篇词最后那句"都付笑谈中",青山不言,只是将所有的故事都酿成了松涛。
归途暮色四合,山道旁的石灯笼次第亮起。那些关于青山的诗句在脑海中此起彼伏,终于明白:我们写的从来不是山,而是山映照出的,生命的倒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