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竹溪日记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春日山行日记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春日山行小记

四月之初,春意渐浓。蛰居一冬的心终耐不住寂寞,遂与二三好友相约,往城西三十里外的翠云山踏青。此行本无甚周密计划,不过信步由缰,随性而至。却不曾想,这一日的寻常山行,竟让我对陆放翁那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有了刻骨铭心的体悟。

一、入山与“疑无路”

晨光熹微时我们便乘兴出发。初始,山路尚算平坦宽阔,两侧新绿吐芽,山花零星点缀,鸟鸣清脆悦耳,大家谈笑风生,步伐轻快。然随着山势渐陡,前人踩出的小径愈发模糊难辨,最终彻底消失在一片茂密的灌木与乱石之中。我们试图凭借手机地图指引方向,奈何山中信号飘忽,屏幕上的点位迟迟不动,仿佛陷入循环。环顾四周,层峦叠嶂,除了树还是树,除了山还是山,仿佛每一座山岭都在重复着前一座的模样,构成一个巨大的、绿色的迷宫。汗水浸湿了衣衫,最初的欢快被焦躁与疑虑取代。一位朋友喘着气抱怨:“这路到底在哪?是不是走错了?感觉永远都绕不出去了。”此情此景,正应了那句“山重水复疑无路”。我们不仅迷失了地理上的方向,似乎连那份闲适的心境也一同迷失在了这重重山峦之中。

二、转折与“又一村”

就在几近放弃,准备原路折返时,我们决定再往前探最后一段。拨开最后一丛挡路的荆棘,艰难地爬过一个陡坡,景象豁然开朗。仿佛有一双无形的手瞬间为我们揭去了一层绿色的帷幔。眼前不再是逼仄的山林,而是一处开阔的山谷。谷底地势平缓,一条清澈的溪流潺潺流过,在阳光下闪烁着碎银般的光芒。溪边几株高大的柳树,垂下万千丝绦,新生的柳叶嫩绿透黄,明媚得耀眼, truly a “柳暗”之境。更令人惊喜的是,柳树掩映之后,竟依稀可见几椽屋舍,白色的墙壁,灰色的瓦顶,炊烟袅袅升起,俨然一处世外桃源般的“花明之村”。

所有的疲惫与沮丧在这一刻烟消云散。我们几乎是奔下山坡,来到村前。村口有老人闲坐,见我们这些陌生来客,并未惊讶,只是慈祥地笑着。小村宁静安详,鸡犬相闻,孩童嬉戏,与山外快节奏的世界恍若隔世。我们在一户农家搭伙吃了顿简单的午饭,新鲜的野菜、山泉豆腐,滋味鲜美无比。坐在院子里,听着溪声鸟语,看着眼前明媚的春光和宁静的村落,方才山重水复间的迷茫与困顿,仿佛只是一场为了衬托此刻豁然开朗而设的铺垫。

三、感悟与归途

回程的路似乎顺畅了许多。夕阳将群山镀上一层金边。我心中反复咀嚼着“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这十四个字。它不再仅仅是语文课本上需要背诵赏析的诗句,而是变成了今日这场小小历险最贴切的注脚。它不仅仅描绘了地理景观的奇绝转折,更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

人生的旅途,何尝不是如此?我们常常会陷入某种困境,仿佛置身于“山重水复”之中,前路渺茫,进退维谷,焦虑与怀疑啃噬着信心。学业受阻、工作瓶颈、情感困顿……这些时刻,我们都如同今日在山林中迷路的旅人。然而,放翁的诗句给予我们希望:只要方向未错,坚持前行,不轻言放弃,或许在下一个转角,就能迎来“柳暗花明”的转机,发现那片意想不到的崭新天地——“又一村”。那“村”,或许是困境的突破口,或许是心境的顿悟,或许是意外之喜的降临。

此次山行,于我而言,是一次身体的锻炼,更是一次精神的洗礼。我日记中所记录下的,不仅是春山的景色,更是一份珍贵的启示:无论境况如何“山重水复”,都要怀有对“柳暗花明”的期待与信念。保持前行,希望永远在路的尽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