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竹溪日记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中秋夜思亲日记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中秋夜思亲日记

十月一日 星期三 晴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独在异乡为异客,中秋的月似乎格外圆润皎洁,却又带着几分清冷。阳台上的风掠过脸颊,我忽然明白为什么古人总将思念与明月相连——这轮亘古不变的银盘,竟是人间离合最忠实的见证者。

月华如练照无眠

李白那句"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此刻在心中反复吟诵。小时候读这句诗,只觉得朗朗上口;如今在距家千里的城市独自打拼,才真正懂得这十个字里蕴含的千钧重量。月光洒在书桌上,恍惚间仿佛看到母亲在厨房忙碌的身影,父亲在院中修剪花木的侧影。杜甫说"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原来乡愁真的会让月光都染上别样的色彩。

微信团聚亦怅然

晚间与家人视频,屏幕上父母的笑脸显得那么近又那么远。母亲得意地展示她亲手做的月饼,父亲则絮叨着邻里琐事。挂断电话后,王维的"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蓦然涌上心头。科技缩短了距离,却抚不平思念的褶皱。苏轼在《水调歌头》中写"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大概是最温柔的慰藉——虽然不能团聚,但我们仍在同一片月光下。

古今相思一脉承

翻阅古诗集,发现思念从来都是文人墨客最钟情的主题。李商隐的"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道尽对重逢的期盼;晏殊的"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写尽望远怀人的惆怅。这些诗句穿越千年,依然能精准叩击现代人的心扉。原来无论时代如何变迁,人类最真挚的情感始终相通。

夜色渐深,月光愈发清澈。想起张九龄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忽然释然——思念不是缺憾,而是爱的延续。也许正是这份古今共同的相思之情,让中华文明的血脉始终温热的流淌着。愿明月寄去我的祝福,愿所有思念都被温柔以待。

写中秋节的日记怎么写

写中秋节的日记怎么写 篇1 一年一度的中秋节又到了,我不知道有多开心。早晨,我老舅开着昨天新买的车带我去兜风呢。上午,我穿着漂亮的新衣服,骑着我的三轮滑板车去“刷街”,路上,我心里想,别人怎么都看着我呢,我问妈妈,妈妈说:“因为别人都羡慕你呢。”噢,原来是这样。下午,妈妈带着我和表姐、表哥一起到博物馆去玩,我们...

关于中秋节的日记90字

关于中秋节的日记90字 篇1 今天是星期一,也是我们中国传统的中秋节。我一想到中秋节,就高兴得不得了,因为我们不但可以吃到香甜可口的月饼,还有非常可口的饭菜。真是一笔特大的享受呀!到了晚上,我们吃过晚饭后,就坐着舅舅的车去了娄星广场,那可漂亮了,树上挂着五彩斑斓的彩灯和灯笼,甚至还有人放孔明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