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竹溪日记

山居秋暝日记

山居秋暝日记

空山新雨后的独白

十月三日,微雨初霁。当我提笔欲记今日事时,王摩诘那句“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便自然而然地从记忆深处浮起,再贴切不过。这座南方的山峦虽非秦岭,但秋日的韵致却是相通的。晨起时窗外还飘着细密的雨丝,待到午后,云开雾散,阳光从渐薄的云层中筛落,漫山遍野的林木都闪着湿漉漉的光泽。

我沿着被雨水冲洗得干干净净的石阶往山下溪谷走去,空气中弥漫着泥土与腐殖叶混合的清新气息,深深吸一口,五脏六腑都仿佛被涤荡过一般。山谷里异常宁静,只闻得偶尔从树叶尖端滴落的水珠敲打在岩石上的脆响,以及不知藏身何处的秋虫最后的、略带嘶哑的鸣叫。这的确是一座“空山”,并非人迹罕至,而是有一种旷达与清净的意境,让人的心境也随之空明起来。

明月松间照的黄昏

傍晚时分,我信步至屋后的一片松林。雨后的落日挣扎着从云隙中投下最后几缕金光,恰好穿过松针的缝隙,在林间草地上拉出长长的、斑驳的光影。我不由得想象起千年前那位诗佛所见之景——“明月松间照”,虽时辰未至,但此情此景,已为那即将登场的皎月铺设好了绝佳的舞台。松树挺拔而苍翠,历经春夏的蓬勃,在此刻的秋凉中更显出一份沉稳与肃穆。

我找了一块表面略平的大石坐下,静静地等待着。山林间的暮色来得总比城市快些,仿佛只是一瞬,夕阳的余晖便彻底收敛,蔚蓝的天幕逐渐转为深邃的靛青。然后,一轮并不十分圆满但足够清亮的月亮,悄无声息地爬上了东面的山脊,果然将它的清辉洒向了这片松林。此刻,“清泉石上流”的景象虽未亲眼得见,但山下潺潺的溪流声依稀可闻,与眼前的静谧光影共同构成了一幅动态的画卷。

随意春芳歇的感悟

王维在诗的结尾写道:“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这或许是他隐居辋川时最深的慰藉。春日的百花繁盛固然美好,但秋日的疏朗与丰硕别有一番风味,它提醒着人们四季轮回、万物兴歇本是自然常理,无需为逝去的春光嗟叹,更应珍惜当下的秋色。

于我而言,在这山中小住的几日,远离尘嚣,晨听鸟鸣,暮看烟霞,内心获得了久违的平静。城市的喧嚣与工作的奔波仿佛成了另一个世界的事。这里的秋夜,没有霓虹灯的干扰,星空显得格外璀璨。我知道,像这样的闲适时光终是短暂,我终将成为那个不得不归去的“王孙”。但诗人告诉我,也告诉你,只要心中保有这一片“空山”,能欣赏“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幽静之美,那么无论身处何方,都能找到内心的宁静与归属。山居秋暝的意境,不止于诗,不止于画,它更是一种生活哲学,是对生命节奏的深刻领悟。

夜已深,月光洒满窗棂,我合上日记本,心中一片澄明。

关于描写秋天的题记合集

5、《山居秋暝》 唐·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关于描写秋天的古诗 关于描写秋天的古诗 关于描写秋天的古诗 1、《 枫桥夜泊》 唐·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2、《 山居秋暝》 唐·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

我的新语文老师日记作文

篇1 我的新语文老师日记作文 2023年9月1日星期五晴 清晨的阳光透过窗棂,洒在教室的桌椅上,新学期第一天的语文课就此拉开了序幕。铃声刚歇,一位身影悄然立于讲台前——那是我们的新语文老师。她身姿挺拔如青松,镜片后的目光深邃如潭水,仿佛能洞穿我们内心的迷雾。她的自我介绍简洁有力,只道姓陆,声音带着...

成考阅读题题库及答案

B.王维《山居秋暝》C.孟浩然《过故人庄》D.李白《将进酒》7.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及其弟子编写而成。B.《孟子》是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著,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C.《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作者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D.《资治通鉴》是一部编年体...

1~5年级描写月亮的古诗

却依然有种难以言说的孤独。我望着那月亮,轻声呢喃:“苏轼啊,你当年在那样的境遇下借月抒怀,我如今在这校园里,也因这月亮勾起了满心的惆怅。”之后,我把当时的感受写进了日记:那晚的月亮,被云缠绕,似在诉说着我心中的孤寂,就如同苏轼笔下那被妨的明月,在异乡的月光下我感受到了深深的落寞与迷茫。...

描述群山连绵山的诗句

王维的诗里总有“画感”,这首诗里的山,是能摸得到云、看得见变、问得到人的“活山”,连连绵都带着温度,像个藏着很多故事的老邻居。三、作者介绍 王维,字摩诘,盛唐“诗佛”,因为他的诗里总带着禅意,像“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山居秋暝》)、“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鸟鸣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