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湖水平
壬寅年八月初三 晴
晨起推窗,蓦然惊觉孟襄阳"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的诗句竟活生生铺展在眼前。整片洞庭湖像被天神用琉璃封缄,水面平整得找不到一丝褶皱,仿佛能踩着走到君山那头去。
水平如镜的奇迹
记得往年八月总是洪波涌起,今年却异常宁静。湖水吸纳了整个天空,云朵沉在湖底游走,偶尔有鱼跃出水面,才让人分清哪里是天哪里是水。渔家划着小舟穿过云影,船桨搅碎白云时,竟教人产生负罪感——不该惊扰这天地合一的禅境。
涵虚混太清的哲思
坐在湖畔石阶上痴看整日。虚与实的边界被柔化,清澈与朦胧相互渗透。柳枝垂入水中的部分比悬在空中的更真实,而飞鸟掠过水面时,倒影反而先于本体触及湖水。忽然理解古人为何强调"混太清"——这"混"不是混沌,是天地元气在八月达到的完美平衡。
黄昏时起了一阵微风,水平面终于泛起细密皱纹。落日熔金时,整个湖变成流动的火焰,却又保持着不可思议的平整感,仿佛一片无边无际的熔融玻璃。几位写生的学生惊呼这是"液态的天空",确实,八月的湖水早已超越了水的形态。
水平之下的暗涌
船夫老张却说这平静暗藏玄机:"看着平得像镜子,底下可是藏着整个夏天的雨水呢。现在涵得住虚,来年才养得起鱼虾。"忽然彻悟——这水平不是死寂,是巨大的包容与积蓄。就像我们经历的人生阶段,表面平静无波的日子,往往正在为未来的奔流蓄力。
暮色四合时,湖水终于与夜空彻底融为一体。星光从天上落到水里,又从水底升回天上,在"涵虚混太清"的奇观里,终于懂得何为天地有大美而不言。
古诗文与名著阅读八上答案合集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1、对诗句解说不当的一项是(B) A “涵虚”句中“太清”指天,“混”字写出水天相接的景象。 B “欲济”句中的“济”即渡,这句是说湖大浪高,欲渡不能。 C “端居”句中“端居”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