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夜涵碧亭独坐
壬寅年八月廿三 霜降初候
一、涵虚
石阶沁着露水,漫行时青苔暗生凉意。所谓“涵虚混太清”,大抵如此境——水面浮着薄雾,将远处山峦、近处楼阁尽数涵容其中,恍惚间竟分不清是水含着天,还是天落入了水。想起白日里学堂先生讲解“涵”字:水泽多貌,从水圅声,有包容、沉浸之意。此刻方知汉字之妙,非身临其境不能领会。
二、涵泳
亭角悬着的铜铃忽然叮咚作响,原是风挟着桂子香穿过檐角。这声响竟将思绪牵回童稚时——外祖父总在秋夜教我念《千字文》,“容止若思,言辞安定”八字被他用朱笔圈了又圈。他说“涵养”如养一池清水,需得静置方能澄澈见底。如今池中枯荷斜插,倒映着天上疏星,忽然懂得所谓涵养,原是容得下枯荣代谢的胸襟。
三、涵化
手机荧屏忽然亮起,友人发来都市霓虹璀璨的照片。对比眼前墨色淋漓的山水,恍若隔世。现代人总说“内涵”,却惯用浮华粉饰空虚。而此刻秋水默默涵化着月影云影,不争不辩,却自有千钧之力。忽然记起苏轼“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这天地间的涵容,原是最阔大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