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春日江南游记
一、烟雨朦胧的清晨
清晨推开木窗,白墙黛瓦间浮动着薄雾,恰如白居易笔下"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的意境。青石板路上传来吱呀的摇橹声,卖菱角的老翁撑着乌篷船划过河道,船尾拖出长长的涟漪,惊醒了倒映在水中的垂柳。

二、午后茶寮的邂逅
在平江路的老茶楼要了壶碧螺春,木质楼梯发出岁月沉淀的声响。邻座的老先生正在临摹《忆江南》词帖,宣纸上的墨迹洇出"能不忆江南"的尾句。窗外忽然飘起细雨,茶客们却不急不躁,仿佛这"沾衣欲湿杏花雨"本就是江南应有的韵律。
特别记忆:
- 茶娘用吴侬软语讲解"三春荠菜"的典故
- 八仙桌缝隙里嵌着光绪年间的铜钱
- 檀香混着新鲜炒制的龙井香气
三、暮色中的诗意栖居
傍晚时分登上沧浪亭,整个姑苏城在暮色中化作杜牧诗卷:"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远处寒山寺的钟声荡开水面碎金,乌篷船陆续点起红灯笼,像是散落在银河里的星子。忽然懂得韦庄为何写下"游人只合江南老"——这里的光阴会自己停下脚步。
"闲梦江南梅熟日,夜船吹笛雨潇潇"——此刻才真正读懂皇甫松的梦境
归途经过评弹馆,三弦声里唱着《江南好》的选段。这方水土将唐诗宋词酿成了生活,让每个转角都可能遇见千年前的月光。突然想起背包里还放着在拙政园捡的银杏叶,或许该学古人制成书签,夹进那本翻旧的《江南集》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