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竹溪日记

牺牲玉帛:一场跨越千年的祭祀日记

牺牲玉帛:一场跨越千年的祭祀日记

癸卯年三月初五 晴

今日奉命筹备春祭大典,太庙中青铜鼎已擦拭如新。望着案几上整齐陈列的牺牲玉帛,突然想起《左传》那句"牺牲玉帛,弗敢加也"——这些洁白圭璧与玄色束帛,竟已传承了三千年礼制。

玉器房的晨光

寅时初刻走进玉器房,看到匠人们正在为六器做最后抛光。苍璧、黄琮、青圭、赤璋、白琥、玄璜在晨光中泛着温润光泽,让我想起去年在殷墟见到的商代玉龙,那些牺牲玉帛的雏形竟与今日形制相差无几。

太牢之礼

午后检查三牲时,发现那头准备作太牢的黑牛左角有损。按《周礼·地官》记载:"凡祭祀,共其牺牲。"急忙命人更换。看着新选的牛犊在庭中踏出整齐的禹步,突然理解孔子为何说"尔爱其羊,我爱其礼"——这些牺牲玉帛承载的,原是文明的密码。

夜观星象

亥时独坐观星台,银河正对应着太庙的中轴线。掌故官说下周祭祀要用禋祀之礼,需将玉帛与牺牲共同燔燎。抚摸着腰间组佩,忽然惊觉我们仍在用与商王武丁时代相似的仪式,与天地对话。这些牺牲玉帛就像时空的锚点,让飘散的信仰得以具象化传承。

(后记:今日共清点苍璧12件、玄帛36匹,新宰太牢3具,皆合礼制。唯盼明日占卜得吉兆,不负这千年传承的牺牲玉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