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是指物作诗立就的春日即景日记
晨起观花有感
清晨推窗,见庭前海棠初绽,粉白花瓣缀满枝头,露珠晶莹如碎钻。忽忆少陵"晓看红湿处"之句,自是指物作诗立就,遂提笔记之:"东风一夜破寒来,万点胭脂枝上开。莫道春深无觅处,此花原是故人栽。"
午后湖畔行吟
信步至南湖,见垂柳拂水,游鱼唼喋。岸边老翁垂钓,童子扑蝶,俨然一幅天然图画。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又得四韵:"绿柳千丝蘸碧波,金鳞三两戏新荷。老翁不管鱼吞饵,只钓春风一首歌。"墨迹未干,忽有蜻蜓点水而过,翅翼振颤如诗行间的平仄。
暮色中的顿悟
归途遇卖花妪,竹篮里山茶灼灼。老人笑言:"此花耐寒,经霜更艳。"闻言顿觉人生如卉,自是指物作诗立就的冲动再涌:
"绛雪凝枝岁末时,风刀霜剑未低眉。人间自有铮铮骨,不向严寒借暖晖。"是日得诗三首,皆因景生意,缘物起情,方知古人"即事名篇"之妙。
夜阑补记
烛下重读日间诗稿,发觉"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实需三重境界:
- 眼中有物——观照自然之真
- 心中有情——体察生命之微
- 笔下有神——淬炼文字之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