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竹溪日记

夏日观荷记:写荷古诗有感

夏日观荷记:写荷古诗有感

七月十五日 晴

今日午后,独往北海公园观荷。烈日当空,蝉鸣聒耳,然一至荷塘畔,便觉清凉袭人,心旷神怡。碧叶接天,红花映日,恍若置身仙境。忽忆起古人写荷古诗,不觉吟诵:"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此句,诚不我欺也。

古诗中的荷花意象

倚栏观荷时,思绪飘向千年之前。古人写荷古诗,多托物言志,以荷喻人。周敦颐《爱莲说》云:"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此句道尽荷花高洁之质。李白亦曾咏荷:"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写荷古诗不仅绘其形,更传其神。屈原有"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之句,以荷明志,表其高洁情操。

细观眼前荷花,花瓣娇嫩,却傲然挺立。偶有蜻蜓驻足,恰应了"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之景。古人观察之细致,用词之精妙,令人叹服。写荷古诗中,荷花不仅是自然之物,更是文人雅士精神之寄托。

荷与禅意

漫步至池西,见一老者静坐垂钓,其态安详,与荷塘融为一体。忽悟王维"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之意境。佛教以莲喻佛,取其"出淤泥而不染"之性。写荷古诗中亦常含禅机,如孟浩然"看取莲花净,应知不染心"。

夕阳西下,荷塘染金。微风过处,荷叶轻摇,水珠滚动,宛如粒粒珍珠。此情此景,令人心醉神迷。想起欧阳修"荷深水风阔,雨过清香发"之句,虽无雨过,然清香阵阵,沁人心脾。

归途所思

归家后,展卷读诗,尤爱李商隐《赠荷花》:"此花此叶常相映,翠减红衰愁杀人。"写尽荷花之盛衰。古人写荷古诗,不仅咏其盛时,亦哀其衰败,寓人生无常之理。

今日观荷,不仅赏自然之美,更通过写荷古诗,与古人神交,体悟传统文化之深厚。荷花依旧年复一年盛开,而赏荷之人已换无数。唯愿此份对荷之爱,能如古诗一般,代代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