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竹溪日记

眉间心上:读眉的古诗有感日记

眉间心上:读《眉的古诗》有感

2023年10月15日 晴

一、晨读偶得

清晨整理书架时,那本蓝布封面的《眉的古诗选》突然从书堆中滑落。拾起翻阅,泛黄纸页间"眉如远山含黛,眼似秋水横波"的诗句倏然映入眼帘,让我想起三年前在苏州博物馆初见这套诗集的场景。

1. 诗中的眉语

《眉的古诗》收录了从汉代到明清42位诗人咏眉的佳作。最令我动容的是李商隐《无题》中"八岁偷照镜,长眉已能画",短短十字就勾勒出少女初长成的娇憨。古人将眉称为"七情之虹",在这本诗集里,我看到了忧愁时的"愁眉敛翠",欢愉时的"笑靥舒蛾",竟比现代人的表情包还要生动传神。

二、午后寻踪

带着诗集来到平江路,在评弹馆听《眉目传情》选段时突然领悟:古人写眉从不止于描摹。"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写的是闺怨,"众女嫉余之蛾眉兮"抒的是愤懑。这些诗句像一把把钥匙,轻轻旋开古典美学的大门。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王观《卜算子》

2. 眉的文化密码

细读发现,诗集中"眉"字出现频率竟有217次。从《诗经》的"螓首蛾眉"到纳兰性德的"瘦尽灯花又一宵",眉的意象始终承载着中国人特有的审美密码。尤其读到温庭筠"小山重叠金明灭"时,突然理解为何古人称画眉为"写眉"——这分明是在用毛笔临摹山水啊!

三、暮色沉思

黄昏在拙政园看最后一线阳光掠过鸳鸯馆的雕花窗棂,那些诗句突然鲜活起来。黛瓦勾勒的飞檐不正是"远山眉"的写意?曲廊立柱的阴影恰似"愁眉"的蹙痕。这套诗集最珍贵处,在于教会我们用古典诗意的眼光重新打量世界。

合上书页时,窗外的玉兰树正飘落最后一片秋叶。突然明白《眉的古诗》为何用蓝布做封面——那正是古代女子画眉时用的石黛颜色啊。

...中引用范仲淹《御街行》中的“都来此事,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

本题考查李清照《一剪梅》对范仲淹词句的化用。正确答案应为"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原句与化用对比:1.范仲淹原句"都来此事,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直抒愁绪无法排遣 2.李清照化用后:保留"眉""心"的核心意象 通过"才下...却上..."的动态描写增强表现力 将"无计相回避"改写为"无计可消除",更符合婉约派...

...中引用范仲淹《御街行》中的“都来此事,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

本题考查李清照《一剪梅》对范仲淹词句的化用。正确答案应为"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原句与化用对比:1.范仲淹原句"都来此事,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直抒愁绪无法排遣 2.李清照化用后:保留"眉""心"的核心意象 通过"才下...却上..."的动态描写增强表现力 将"无计相回避"改写为"无计可消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