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竹溪日记

夜雨寄北:一封穿越千年的思念日记

2023年10月15日 雨

窗外的雨滴敲打着玻璃,像极了李商隐笔下"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的意境。这连绵的秋雨,让整座城市都浸泡在潮湿的思念里。

一、雨夜读诗

翻开泛黄的诗集,指尖停留在《夜雨寄北》的页面上。诗人独在异乡为异客,面对巴山夜雨时,将满腹心事化作二十八字。千年后的今夜,我竟与古人产生了奇妙的共鸣——父亲离世三年,每逢秋雨时节,思念便如池水般漫溢心间。

记得父亲最爱在雨天煮茶,白瓷茶壶在红泥小火炉上咕嘟作响,他总说:"雨声是最好的背景音乐。"如今茶具仍在柜中,却再无人用它演绎那段雨中茶事。

二、物是人非

"何当共剪西窗烛"的期盼,在我这里变成了永远的遗憾。书房里父亲用过的钢笔、书架第三排他亲手包的书皮、抽屉里没写完的日记本,都成了"却话巴山夜雨时"的沉默见证者。

雨声渐急,恍惚听见父亲在楼道收伞的声响——这大概就是思念产生的幻觉吧

三、思念的形状

现代人早已不用驿寄梅花、鱼传尺素,但思念的本质从未改变。手机相册里存着父亲最后生日时的视频,他吹蜡烛时眯起的眼睛,与二十年前抱着幼小的我在雨中奔跑时的神情,竟如此相似。

  • 雨夜适合怀念
  • 旧物承载记忆
  • 诗篇跨越时空

合上诗集时,发现雨势已弱。玻璃窗上的水痕像蜿蜒的泪迹,映着路灯昏黄的光。或许正如诗人所说,有些思念注定要"涨秋池",有些话语终将成为"未有期"的独白。在这个被雨声填满的夜晚,我与千年前的诗人,隔着时空举起了同样的思念之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