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纳兰性德诗中的秋日感怀
十月的风裹挟着桂花的香气,在窗棂间流转。案头那本泛黄的《饮水词》被吹开,恰好停在《木兰花令》那一页:"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墨迹在秋阳下泛着微光,仿佛三百年前那位多情词人的叹息。
一、初见与秋扇
晨起时发现庭院里的梧桐开始落叶,金黄的叶片打着旋儿落在石阶上,让人想起纳兰笔下"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的闲适。午后整理旧物,从书箱底翻出一把绢面折扇,湘妃竹的扇骨已有些开裂,就像那些再也回不去的年少时光。
突然明白词人为何将"初见"与"秋扇"并置——团扇入秋便被弃置,恰似人间聚散无常。记得去年此时与故友在陶然亭赏菊,如今他早已远渡重洋,只剩微信里偶尔跳动的头像。
二、画屏深处的记忆
傍晚散步至后海,残荷枯梗间游过成对的鸳鸯。岸边有老人拉着《二泉映月》,弦音荡开水面细碎的夕阳。这场景让我想起纳兰另一阕词:"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摸出手机想拍下这画面,却发现镜头永远装不下真实的秋意。
归途经过旧书摊,意外淘到民国版的《纳兰词笺注》。书页间夹着片枫叶书签,叶脉里蜿蜒的纹路,像极了那年我们在香山用银杏叶拼成的诗句。
三、夜雨剪春韭
入夜后竟下起小雨,厨房里煨着山药排骨汤,白雾在玻璃窗上晕开水墨般的痕迹。突然想起纳兰与友人严绳孙"夜雨剪春韭"的典故,便也摘了阳台种的茼蒿烫火锅。热汤氤氲中,恍惚看见那个在渌水亭煮酒听雨的贵公子。
临睡前重读《饮水词》,发现扉页有前任留下的铅笔批注:"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心人易变"。突然觉得,纳兰词就像一面镜子,每个时代的人都能照见自己的悲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