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竹溪日记

古诗惜阴:一日光阴一寸金的日记

晨起惜阴

清晨推窗,见东方既白,忽忆《古诗惜阴》中"白日何短短,百年苦易满"之句。檐角露珠未晞,我取青瓷盏接住这转瞬即逝的晶莹,如同接住从指缝溜走的辰光。案头日历翻至立夏,才惊觉今年已耗去三成光阴。

午间省思

整理旧书箱时,泛黄的《陶渊明集》从架间滑落。翻开恰好是《杂诗》"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斑驳的铅笔批注还留着大学时的笔迹。忽然明白古诗惜阴的真意不在扼腕,而在以文字为绳,捆住那些易逝的流光。遂取素笺记下:午时烹茶,看茶叶在琉璃杯中舒展如春山初醒。

暮色拾遗

晚霞染透云层时,邻家孩童正背诵"劝君莫惜金缕衣"。稚嫩童声里,阳台的昙花悄悄绽开雪色花瓣。我守着这刹那芳华,想起苏轼"春宵一刻值千金"的警句,忙将白日所见所感录入日记:巷口老匠人专注修表的银发,菜农筐中带露的莴苣,图书馆窗格切割的光影——这些都是时光留下的金屑。

夜阑偶得

烛影摇红处,试拟古意:
"墨痕犹带晨霜色,
纸隙能闻昼漏声。
若使羲和肯驻鞭,
愿将书卷换长更。"

合上日记本,檀木封面已沁入夜凉。古诗惜阴的智慧,原是要我们在流逝中学会凝视,在匆忙里记得停留。正如此刻,月光正将窗棂的影子,一寸寸刻在未干的字迹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