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鹳雀楼观海日记
戊戌年仲夏望日
晨光熹微时,独登鹳雀楼。忽忆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之句,虽眼前乃黄河奔涌,而心已随波涛东去,直抵沧海。凭栏极目,但见云霞蒸蔚处,似有万顷碧波与天相接,方知古人“欲穷千里目”实乃观海之先声。
沧海一瞬
午后骤雨初歇,遂驱车至东海之滨。潮声如雷鼓动地,浪花若雪溅衣襟。忽见礁石嶙峋处有老渔夫垂钓,其态恰似柳宗元“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之境,然此间非江雪而是海涛。老翁笑指远方:“此去蓬莱三万里,皆是始皇求仙处。”语罢长吟李太白“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声浪与潮声相和,竟分不清诗生于海,还是海化于诗。
月照天涯
暮色四合时,海天渐染靛青。张九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之景倏然呈现。银波潋滟处,有归舟数点破月而行,桅灯明灭似星子坠海。忽闻岸边有人吹笛,曲调苍凉如《沧海一声笑》,而笛声裹着海风,竟将白居易“海水无风时,波涛安悠悠”的静谧,与李益“别来沧海事,语罢暮天钟”的怅惘,糅合成难以言喻的况味。
今日三遇海诗:朝登楼台遥想沧海,昼观钓客笑谈仙瀛,夜听笛声浸透月波。乃悟中国诗海早已交融——曹操观沧海而歌以咏志,李白梦天姥而魂悸魄动,苏轼夜饮临皋而江海寄余生。诗人为海赋魂,海为诗注魄。归途车载收音机忽传现代诗《致大海》:“你召唤着潮汐/也召唤着无数墨痕/在龟甲竹简绢纸间/永远潮声轰鸣”。霎时泪落,原来千年诗潮从未退去,只是等待某个黄昏,与追寻者重逢于沧海天涯之处。
关于登鹳雀楼的作文合集5篇
关于登鹳雀楼的作⽂1 我是王之涣,正孤独地⾛在回乡的路上。⾛着⾛着,我抬头⼀望,便看见了鹳雀楼。我便加快了脚步,向鹳雀楼⾛去。我登上了第⼀层楼,向远处望去,只见晚霞染红了天际,⼀轮落⽇像是挂在连绵起伏的⼭顶上,就快落下⼭坡了。⼭上⼀⽚绿油油的,⼭上的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