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竹溪日记

古诗从军行其四:边塞日记

古诗从军行其四:边塞日记

青海长云暗雪山

今日戍楼远眺,青海湖上浓云低垂,连绵的雪山在云雾中若隐若现,恰如王昌龄诗中"青海长云暗雪山"之景。狂风卷起沙砾拍打着铠甲,我忽然想起三年前辞别长安时,母亲将护身符缝进战袍的针脚。同袍们都说这场仗快要结束了,可每夜营火旁总有人望着东南方向默默擦拭刀剑。

孤城遥望玉门关

正午巡防至烽火台,只见孤城矗立在荒漠之中,玉门关的轮廓在热浪中微微颤动。校尉指着关外沙丘说那里埋着二十年前战死的先辈,他们的骨血早已化作骆驼刺的养料。昨夜又梦到京城的曲江池,醒来时发现铠甲结了一层薄霜,守夜的小卒在低声哼唱陇西民歌,调子苍凉得让星河都黯淡了几分。

黄沙百战穿金甲

我的锁子甲今日又添三道箭痕,左肩的铜片被弯刀劈裂。军械官登记损伤时嘟囔着"这已是本月第四副",我却想起初上战场时见到血污就会呕吐的新兵,如今他已成为能单手给敌人补刀的老兵。沙漠里的血渗得极快,不过半盏茶时间,沙地就只余下深褐色印记,仿佛什么都没发生过。

不破楼兰终不还

傍晚收到军令,三日后将要突袭楼兰残部。伙夫特意烤了整只羔羊,行军囊里多了弟兄们塞进来的胡麻饼和乳酪。写信时犹豫很久,最终只画了朵长安牡丹压在枕下。月光照在磨刀石上泛起青辉,整座军营都响着兵器相磨的沙沙声,像极了大漠夜风掠过胡杨林的声音。

夜巡时遇见受伤的苍鹰,它断翅处的羽毛被血黏成硬块。医官说活不过天明,我却想起它前日还在云端翱翔的模样。或许我们都是困在边塞的鹰,既回不去故巢,也飞不到更远的天地。但只要战鼓未歇,戈矛就必须指向地平线那端的敌营——就像诗人掷地有声的誓言,终要用敌人的血浇灌出回家的路。

边塞诗: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四》原文翻译及赏析

边塞诗: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四》原文翻译及赏析 唐代: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眺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译文 青海湖上乌云密布,连绵雪山一片黯淡。边塞古城,玉门雄关,远隔千里,遥遥相望。 守边将士,身经百战,铠甲磨穿,壮志不灭,不战胜进犯之敌,誓不返回家乡。 解释 青海:指青海湖,在今青海省。唐...

王昌龄的边塞诗-《从军行》之四

《从军行七首·其四》译文 青海湖上的绵延云彩使雪山暗淡,一座城池遥望着玉门关。 身经百战,黄沙穿破了铁甲,不攻破楼兰城坚决不回家。 《从军行七首·其四》赏析 唐代边塞诗的读者,往往因为诗中所涉及的地名古今杂举、空间悬隔而感到困惑。怀疑作者不谙地理,因而不求甚解者有之,曲为之解者亦有之。这首诗就有...

边塞诗大全:从军行七首·其四

从军行描写了壮阔苍凉的边塞景物描述了戍边战士艰苦孤寂的生活书 唐代·王昌龄诗《从军行》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青海湖上乌云密布,遮得连绵雪山一片黯淡。边塞古城,玉门雄关,远隔千里,遥遥相望。守边将士身经百战,铠甲磨穿,壮志不灭,不打败进犯之敌,誓不返回家乡...

边塞诗——从军行

下 面是为大家带来的边塞诗:杨炯《从军行》原文翻译及赏析,欢迎大家阅读。 从军行 唐代:杨炯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译文 烽火照耀京都长安,不平之气油然而生。 辞别皇宫,将军手执兵符而去;围敌攻城,精锐骑兵勇猛异常。 大雪...

从军行描写了壮阔苍凉的边塞景物描述了戍边战士艰苦孤寂的生活书_百度...

边塞诗之古从军行原文及解释 古从军行 作者:李颀 朝代:唐代 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 行人刁斗风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 野云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 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 闻道玉门犹被遮,应将性命逐轻车。 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桃入汉家。 《古从军行》译文及注释 译文 白天登山观察...

边塞诗:杨炯《从军行》原文翻译及赏析

暴雪会把整个营地都掩埋起来,让我们寸步难行。但我们从来没有退缩过,因为我们知道,我们是军人,我们的职责就是守护这片土地。从《从军行》的诗句里,我们能感受到诗人对边塞环境的深刻描绘。那不仅仅是自然环境的恶劣,更是一种精神的考验。在这边塞,我们就像一棵棵坚韧的胡杨,任凭风吹雨打,始终屹立不倒。...

边塞诗之古从军行原文及解释

现存诗一百八十 余首,《出塞》《从军行 》是他最有名的诗篇。 PPT学习交流 30 文题背景 从军行,乐府旧题,《乐府解题》中说: “从军行皆军旅辛苦之辞。” 王昌龄的《从军行》沿用乐府旧题来表现 唐代的边塞生活,是由七首七言绝句联缀而 成的组诗,每首诗分别选取征戍生活的某一 场景,来表现征戍者内心的思想...

从军行中的边塞环境作文

艾新怀原创 王昌龄的《从军行》及边塞诗 作者:王昌龄(约698-757),字少伯,京兆万年(今陕西西 安)人,早年曾漫游四方,到过塞上。开元十五年登进士第,开始了仕宦生涯。后获罪被谪岭南,又被贬至龙标县尉。安史之乱发生,王昌龄北还,路过亳(bó)州郡时,为刺史闾丘晓所杀。其边塞诗,闺怨诗轰动一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