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忆儿时粽香与龙舟竞渡——重读《端午日赐衣》有感
一、诗韵中的端午馈赠
“宫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细葛含风软,香罗叠雪轻。”每当吟诵杜甫这首《端午日赐衣》,指尖便仿佛触碰到千年前那份来自宫廷的端阳节礼。诗人用“细葛含风软”写夏布衣衫的轻盈透气,以“香罗叠雪轻”状丝织材质的洁白馥郁,字里行间流淌着受赐的荣光与节日的庄重。这首四句古诗,不仅记录了唐代宫廷端午的赏赐制度,更将端午时节暑热初临、需更换轻薄夏衣的民俗细节凝练成永恒的诗行。
二、江畔龙舟鼓声震天
我的童年在水乡姑苏度过,端午的记忆总是与震天的鼓点紧密相连。清晨雾霭未散,胥门外已是万头攒动。披红挂彩的龙舟在运河上一字排开,舟首雕刻的龙头怒目圆睁,口中含珠,威仪凛然。随着三声铳响,桡手们齐声呼喝,船桨劈波斩浪如蛟龙出海。两岸呐喊助威声浪滔天,小贩兜售艾草香囊的吆喝穿插其间。最精彩的当属“抢鸭子”环节——组织者将活鸭抛入河中,健儿们纷纷跃入水中争抢,水花四溅间尽是酣畅淋漓的欢腾。这番景象虽与杜甫笔下宫廷端午的典雅殊异,却同样奔涌着华夏民族共同的文化血脉。
三、祖母手作五色缕
端午前夜,祖母总在灯下忙碌。糯米在清水中浸得珠圆玉润,赤豆沙熬得绵密香甜,咸蛋黄油亮通红。她将两片墨绿粽叶交错叠成锥形,填入米馅后五指翻飞,用蒲草扎出棱角分明的三角粽。灶台上大锅慢煮整夜,清晨满屋皆是箬叶清香。她还会给我们系上五色丝线编织的“长命缕”,念叨着“端午戴个五色丝,蚊子虫子远远躲”。这些手作节物虽无“自天题处湿”的皇家气象,却饱含着民间最质朴的祈福心愿,恰如屈原《离骚》所言“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以草木之芳馨守护身心。
四、古今端午情思融
而今客居异乡,超市冰柜里真空包装的粽子琳琅满目,却再难寻得手工包扎的温情。幸有杜甫诗篇如时光胶囊,封存着古今相通的端午情思。诗人收到宫廷赐衣时“自天题处湿”的欣喜,与百姓“玉粽袭香千舸竞”的欢腾,本质上都是对季节更迭的仪式感回应。当我在公寓窗前悬挂艾草菖蒲,手机里传来家乡龙舟赛的直播画面,忽然顿悟:端午的真正精髓不在形式古今,而在那份跨越千年的文化认同——对自然的敬畏、对健康的祈愿、对先贤的追思,都化作节日的粽香缕缕,飘散在每一个中国人的精神原乡。
关于端午节打油诗合集
端午节的打油诗歌 端午节的打油诗歌: 五月初五端午天,艾叶香飘满街巷。 粽子飘香人心动,龙舟竞渡欢笑声。 屈原投江情浩荡,百姓涌来祭英雄。 挂菖蒲,戴五彩,传统习俗美无边。 粽子包馅情意浓,糯米香甜咬一口。 鲜肉、豆沙口中溢,咸甜搭配美味透。 龙舟竞渡劲激烈,队伍奋力划江涛。 端午节,欢聚一堂,庆祝传统文化长久好。 这是一首用于庆祝...
关于端午节的打油诗合集
常忆儿时百感牵,摸鱼抓鸟乐无边。 下棋叠纸飞机放,胸戴领巾滚铁环。 一叶粽香飘九州,万艘龙舟赛四海。 中华儿女纪念日,汨罗江中祭忠魂。 六月榴花红盛火,天下学子迎大考。 家家插艾粽飘香,离骚端阳祭屈原。 风和日丽端午节,大地万物常年青。 蛐声鸟鸣时伴随,粽香艾草寄思念。 端午粽香飘万里,恭请屈原回...
有趣的端午节打油诗合集
赞美端午节有趣的诗句 1 1、小雨湿黄昏。重午佳辰独掩门。——李之仪《南乡子·端午》 2、官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细葛含风软,香罗叠雪轻。——杜甫《端午日赐衣》 3 、莫唱江南古调,怨抑难招,楚江沉魄。——吴文英《澡兰香·林钟羽淮安重午》 4、冲波突出人齐譀,跃浪争先鸟退飞。——卢肇《竞渡诗/...
端午节打油诗大全合集
端午短信莫要藏,群众眼光贼雪亮,粽子到哪哪飘香,送你粽子 短信道声:端午节,吃粽香,快快乐乐朋友莫忘。 我托大诗人的福,请你多吃些粽子,我架一叶龙舟,满载祝福驶 向你,我挂一把艾蒿在你门前,愿你平安,我为你斟一杯雄黄酒,望 你安康。 端午暖阳挂得高,粽子飘香至无极,手忙脚乱凑短信,祝福已到 你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