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晓·记一场杏花微雨
孟浩然诗里的晨光与我的四月天
清晨被窗外鸟鸣惊醒时,忽然想起孟浩然的"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推窗望去,昨夜一场微雨将杏花打落大半,粉白花瓣粘在青石板上,倒应了那句"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一、被诗句点亮的清晨
晨光像掺了蜜的绢纱,透过新叶在窗棂投下斑驳。邻居家孩童正背诵着杜甫的"两个黄鹂鸣翠柳",稚嫩嗓音惊起墙头麻雀。这场景让我想起王维《鸟鸣涧》中"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的灵动,只是将月色换作了朝霞。
二、雨痕里的诗笺
撑着油纸伞走过巷口,发现积水洼里漂浮着几片海棠。李清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的叹息突然有了具象。转角老茶馆正在蒸青团,白雾裹着艾香漫过苏轼笔下"蒌蒿满地芦芽短"的意境,蒸笼缝隙滴落的水珠,恰似白居易形容的"大珠小珠落玉盘"。
【拾遗】在旧书摊淘得《千家诗》,泛黄书页间夹着干枯的二月兰。摊主说这是二十年前某位教书先生留下的,让我想起晏几道"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的句子。春天总是这样,每片花瓣都写着千年诗句。
三、暮色中的诗行
傍晚散步时,看见柳絮乘着暖风飞越墙头。这场景让我驻足良久,韩愈"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的紧迫感忽然涌上心头。卖花阿婆竹篮里新摘的野蔷薇,还带着刘禹锡"玄都观里桃千树"的余韵,只是再无"尽是刘郎去后栽"的怅惘。
归家路上,月亮已爬上泡桐枝头。这个春天终究会像所有被吟咏过的春天一样流逝,但明年"等闲识得东风面"时,这些诗句又会带着新的露水,滴落在不同人的心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