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竹溪日记

七步诗

《七步诗》日记:一株豆苗的独白

四月十七日 阴雨渐歇

窗外的釜甑早已熄灭余温,唯有陶瓮里新煮的豆汁仍泛着青沫。我捧着温热的陶碗忽然想起,千年前那个被刀锋逼至七步的身影,是否也曾见过这般青翠又残酷的汁液?

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
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
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草木有灵

母亲在院中种豆时总念叨"同根生"三字。她将豆种分成两半,一半播在东墙下享受晨光,一半撒在西角承受风霜。今晨我发现西角的豆苗竟缠绕着竹竿攀至檐角,而东墙的豆蔓虽肥硕却萎靡低垂。原来相煎从来不是单方面的迫害,而是命运强行将同源之物置于相争的棋局——就像曹丕与曹植,就像东墙与西角的豆苗,就像昨日为升学名额反目的挚友。

釜中观照

午后帮母亲漉取豆汁时,筛网滤出的何尝不是人间百态?豆渣沉底如世俗纷争,清汁浮升若理想净土。最震撼的是看见两粒豆紧紧相贴穿过孔目,竟让我想起成语"肝胆相照"。原来同根生的宿命未必导向相煎,亦可成就相济——犹如竹林七贤琴箫和鸣,犹如苏东坡与苏辙互寄明月,犹如此刻共悬于竹筛边缘的豆粒。

人间七步

黄昏时重读《世说新语》,忽然惊觉七步之诗最痛处不在"相煎何急"的诘问,而在"本自同根生"的怅然。就像祖父与他的兄弟因战乱离散,六十年后重逢时竟在麻将桌上为一张牌争执——不是不爱,是岁月将同根生的情谊煎成了陌生的焦糊味。原来每个时代都在重演七步诗:科举考场上的同窗、商业竞争中的手足、甚至争抢玩具的稚童,都在釜甑中经历着属于他们的"漉菽"时刻。

萁火不灭

母亲熄了灶火轻声说:"萁烧成灰才能煮熟豆子,这就是生生不息的道理。"我忽然明白,七步诗的伟大不在于谴责压迫,而在于揭示生存的悖论——相煎或许是天地间永恒的法则,但人类之所以为人,正是能在认清这残酷后依然选择留下不煎的余地。就像曹丕最终放过曹植,就像母亲特意在西角豆苗边埋下固氮的三叶草。

夜雨又至,我听见豆苗在雨中沙沙作响。它们是否也在用植物的话语吟诵属于自己的七步诗?东墙与西角,相争与相济,煎迫与包容,这本就是同根而生的永恒二重奏。而人类所能做的,或许就是在漉菽为汁时,记得给相邻的豆粒留一道缝隙。

七步诗(精选13篇)

煮豆燃萁是一个成语,它出自《七步诗》,比喻兄弟间的自相残杀。 六、 课外延伸 读了《七步诗》,我们不禁为曹植的才华所折服,希望同学们在课后吧这首诗的由来讲给家人听,也可以搜集更多他的诗读一读,背一背,然后吟诵给大家听。 教学效果的反馈 教学伊始,我先介绍了曹植和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激发了学生学习这首诗的兴趣,也为学生理解这首...

七步诗 古诗

七步诗 古诗 七步诗 古诗 《七步诗》是三国时期魏国诗人曹植的诗作。此诗用同根而生的萁和豆来比喻同父共母的兄弟,用萁煎其豆来比喻同胞骨肉的哥哥残害弟弟,深入浅出地反映了封建统治集团内部的残酷斗争,表现了诗人自身艰难的处境,表达了他对曹丕的强烈不满和沉郁愤激的思想感情。全诗语言浅显,寓意明畅,用...

七步诗原文及翻译

七步诗 曹植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注释】尝:尝试。持:用来。羹(gēng):用肉或菜做成的糊状食物。漉(lù):过滤。鼓(gǔ):豆。这句的意思是把豆子的残渣过滤出去,留下豆汁作羹。萁:豆类植物脱粒后剩下的茎...

《七步诗》注释及原文

七步诗 七步诗 【作者】曹植 【朝代】两汉 煮豆持作羹, 漉豉以为汁。萁在釜下燃, 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 相煎何太急?芙蓉楼送辛渐 【作者】王昌龄 【朝代】唐代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早发白帝城 / 白帝下江陵 【作者】李白 【朝代】唐代 朝辞白帝...

七步诗古诗

《七步诗》注释及原文 七步诗 三国:曹植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译文 锅里煮着豆子,豆秸在锅底下燃烧,豆子在锅里面哭泣。 豆子和豆秸本来是同一条根上生长出来的,豆秸怎能这样急迫地煎熬豆子呢! 注释 豆萁:大豆的豆秸,豆秸。 釜中:锅中。釜,锅。 同根生:都是一家人。 太急...

《七步诗》

七步诗是唐代的一种很有特色的诗体,它是由律诗、绝句等古诗体演变而来的。这种诗体的特点就是每句七个字,一般是五言,也有七言的。而且每句之间都要有平仄和押韵。 据了解,七步诗的流行时间非常短,只有唐朝中期的时候才是七步诗的鼎盛时期。而诗歌的内容也是多种多样的,涉及到了政治、评论、史传、爱情等各个方面...

七步诗 七步诗 朝代:两汉作者:曹植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版本一)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版本二)译文一 锅里煮着豆子,是想把豆子的残渣过滤出去,留下豆子汁来做成食物。豆茎在锅下燃烧,豆子在锅里哭泣。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