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竹溪日记

趵突泉古诗寻踪日记

趵突泉古诗寻踪日记

癸卯年秋月廿三于济南历下

晨光熹微时携一卷《松雪斋集》漫步至趵突泉公园,白玉栏杆畔的三股泉水正如元代赵孟頫诗中描绘那般"云雾润蒸华不注,波涛声震大明湖"。秋风拂过水面漾起粼粼金纹,恍惚间看见身着青袍的赵松雪正临水吟诵《趵突泉诗》,七百年的时光在泉涌声中折叠成一片柳叶,飘落于我的书页间。

诗碑前的时空对话

在泺源堂西侧的诗碑廊驻足,指尖抚过冰凉的《趵突泉》诗刻石,元代书法家的墨韵透过石刻传递着温度。"时来泉上濯尘土,冰雪满怀清性孤"——这诗句竟让现代都市的浮躁瞬间消散。几位银发老者围聚在刻有杜甫"趵突流丹"诗句的碑前轻声唱和,他们用济南官话吟诵的声调,与泉涌的节律形成奇妙的复调音乐。

清人任弘远《趵突泉志》载历代咏泉诗达二百余首,从曾巩"滋荣冬茹温尝早"到康熙帝"十亩风潭曲",不同时代的文人将生命体验注入这泓清泉。最令我动容的是明代晏璧"济南七十泉流乳"的比喻,奶汁般温润的泉水确实滋养着这座城市的文脉。

泉水深处的文化记忆

在观澜亭小憩时遇见研究泉文化的王教授,他指着池底不断上涌的水珠说:"每个气泡都是千年故事的载体。赵孟頫当年任同知济南路总管府事时,正是看到泉水冲破蒙古铁骑带来的战火创伤,才写出‘平地涌出白玉壶’这般充满希望的诗句。"这番解读让我重新凝视水面,那些升腾的气泡仿佛变成无数汉字,在阳光照射下组合成绚丽的诗篇。

黄昏时分泉水泛起琥珀色的光晕,李清照纪念堂飘来的古琴声与泉声交融。忽然理解为何元好问要在《济南行记》中专门记录趵突泉古诗——这泉水不仅是自然奇观,更是流动的文学史。坐在濯缨池边记录今日所见,墨迹在宣纸上晕开的样子,恰如泉眼在水中泛开的墨色涟漪。

暮色中回首望去,三股泉水在灯光映照下如同三支巨笔蘸银挥毫,继续书写着永不完结的诗章。或许明天该去五龙潭寻找《水经注》里郦道元记载的古趵突泉,那应该又是另一番诗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