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竹溪日记

古诗潼关游记

古诗潼关游记

今日得闲,我终于踏上了前往潼关的旅程。自幼诵读唐诗,对"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的词句早已熟稔于心,今日亲临其境,方知古人笔下的雄浑壮阔并非虚言。

初临潼关

清晨时分,我站在潼关古城墙上,远眺黄河与渭河交汇的壮观景象。朝阳初升,金光洒在古老的城砖上,仿佛为这座千年关隘披上了一层金色的战甲。触摸着斑驳的城墙,指尖传来的粗糙触感让人不禁遥想当年:这里曾是多少将士浴血奋战的沙场,又见证了多少王朝的兴衰更迭。

历史回响

漫步在关城内,每一块砖石都在诉说着往事。导游指着西城门解说道,这里就是杜甫笔下"士卒何草草,筑城潼关道"的所在地。我闭目凝神,仿佛听见战马嘶鸣、刀剑相交的铿锵之声,看见古代守关将士们坚毅的面容。在潼关博物馆里,那些出土的兵器、陶器和文书,无声地见证着这片土地上的沧桑变迁。

山河壮美

登上关城最高处,极目远眺,但见黄河如带,环绕着苍茫的黄土高原。对面就是著名的风陵渡,河水在此拐了一个大弯,形成天然屏障。难怪古人将潼关称为"畿内首险",这里确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军事要冲。山风猎猎,吹动衣袂,让人顿生豪迈之情。

文人足迹

在关城东侧的碑林里,我看到了历代文人墨客留下的题咏。从杜甫的《潼关吏》到张养浩的《山坡羊·潼关怀古》,这些石刻不仅记录了诗人们的感慨,更凝聚着中华文化的精髓。我特别在一方刻有"潼关"二字的古碑前驻足良久,这两个遒劲的大字,仿佛将千年的历史都浓缩其中。

暮色怀古

夕阳西下时,我坐在关城垛口,看落日余晖将黄河染成金红色。此时游人渐少,四周愈发宁静,只有风声在耳畔低语。我想起白天看到的一句诗:"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千百年来,王朝更替如走马灯般变幻,唯有这山河依旧,默默注视着人间的悲欢离合。

归途中,我频频回首,暮色中的潼关更显苍茫雄浑。这座承载着太多历史记忆的关隘,不仅是一处地理坐标,更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它教会我们铭记历史,珍惜和平,更让我们懂得:无论时代如何变迁,对家国的热爱、对文明的守护,永远是我们不变的初心。

潼关古城游记作文700字精选5篇

游潼关古城作文 【篇1】游潼关古城作文 晨曦初露,我踏上了通往潼关古城的道路。车轮碾过颠簸的路面,心中却是一片平静。古人云:“潼关道,咽喉地。”今日得窥其真貌,也算是了却一桩心愿。远眺潼关古城墙,仿佛看见一位历经沧桑的守护者,默默注视着这片承载历史的大地。城墙上斑驳的青苔,诉说着岁月的沧桑;城门上的铜环,仿佛还残留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