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竹溪日记

小池夏日寻幽日记

《小池》夏日寻幽日记

七月流火,晨起推窗,忽忆杨万里“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之句,顿生寻幽之念。遂携竹杖草帽,往城西湿地而去。

一、初遇小池

穿过蓊郁柳荫,忽见一方清池静卧芦苇深处。池面浮萍聚散,如碎玉铺陈,阳光透过交错的香蒲叶隙,洒下斑驳金箔。蹲身细观,果然见三五新荷探出水面,尖角蜷曲如婴儿拳,青中透粉,绒毛沾露,宛似诗中景象再现。

蜻蜓舞境

正凝神间,忽有蓝翅蜻蜓掠过耳际,悬停于荷尖之上。薄翼震颤如纱,复眼折射虹彩,竟与诗中“早有蜻蜓立上头”之景全然契合。忽悟诚斋先生当日所见,非止物象之美,更是生灵与自然相约的禅机——荷尖方寸之地,竟是蜻蜓认定的永恒栖所。

二、午时禅音

日头渐烈,择池边石矶小坐。但见游鱼唼喋,搅动一池云影天光。远处白鹭独立浅滩,曲颈如问号,倏然啄破水面,衔银鳞而去。此情此景,恰应了“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的意境,原来诗人笔下无声之惜、照水之爱,俱是天地本真的慈悲。

光阴刻度

观察蜻蜓数次往返荷尖,忽发觉其并非固守一处。每至新荷绽露,必有其翩然相赴,仿佛执掌时令的使者。方知古人以“立”字而非“落”字,既存刹那凝定之美,亦暗藏生命更迭之思——今日之尖角,明朝便是亭亭华盖;此刻伫立之蜓,转眼又赴新约。

三、暮时悟得

夕阳西沉时,池水渐染橙红。新荷闭合如含羞握拳,蜻蜓早已匿踪。坐在渐起的蛙声中,恍然彻悟:诗人以“小池”微景见天地,实因方寸之间自有圆融宇宙。夏日的生命力从不囿于规模大小,那些尖角、蜓翼、细流、树阴,皆是造化书写的象形文字。

归途见夜市灯火初燃,冰铺揭开冒着白气的棉被。忽觉杨万里若生于今世,或会写下“奶茶方露珍珠角,早有吸管立上头”的谐趣。然其诗心亘古未变——唯有对万物怀赤子般的凝视,才能在喧嚣尘世中,永远发现那些“小池”里的永恒瞬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