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竹溪日记

三岁古诗里的童趣时光

三岁古诗里的童趣时光

一个母亲的观察日记

2023年10月15日 晴

今天小宝摇头晃脑地背着他人生中第一首古诗《咏鹅》,稚嫩的声音把"曲项向天歌"唱成了"曲项向天锅",让我忍俊不禁。三岁古诗就像一扇神奇的窗户,让我窥见了孩童眼中那个充满韵律的世界。

一、牙牙学语的诗意

记得第一次教他"鹅鹅鹅"时,他正把积木排成长队当作小火车。当听到"白毛浮绿水"这句,突然举起蓝色积木大喊:"妈妈看!绿水!"三岁古诗的魔力就在于此——那些平平仄仄的韵律,在幼儿心里会变成具象的玩具、食物和彩虹。

二、错位的美感

小宝总把"春眠不觉晓"记成"春棉不咬鸟",这种可爱的谬误反而创造出新的诗意。就像今天散步时,他指着柳树说:"二月春风似剪刀,剪了树叶当钞票。"这种源自三岁古诗的想象力,不正是最珍贵的创作萌芽吗?

三、生活的韵律

晚饭时他突然放下勺子,学着古人摇头晃脑:"粒粒皆辛苦——爸爸快吃完!"逗得全家人捧腹。这些三岁古诗早已超越文字本身,成为他理解世界的独特密码。当雨滴打在窗台上,他会突然冒出一句"大珠小珠落玉盘",虽然根本不知道白居易是谁。

临睡前,小家伙又开始了他的"古诗串烧":"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妈妈,低头想奶糖。"这或许就是三岁古诗最动人的模样——在童真滤镜下,千年经典焕发出全新的生命力。记录这些闪着光的瞬间,或许就是对抗时间最好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