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州词古诗王之涣其二》读后感:边塞诗中的孤寂与壮美
一、初读《凉州词》的震撼
今日重读王之涣的《凉州词其二》,"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的开篇依然让我心头震颤。这首诗像一幅泼墨写意的边塞画卷,寥寥数语便勾勒出西北苍茫的天地。记得第一次在中学课本里读到它时,就被那种混着风沙的壮美所吸引,如今再品,更觉字字千钧。
原诗重现:
黄河远上白云间,
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
二、诗中意象的现代解读
"孤城"这个意象尤其令我沉思。在疫情隔离期间,我们何尝不是生活在各自的"孤城"中?诗人笔下戍边将士的孤独,与当代人精神上的疏离竟有某种奇妙的呼应。每当深夜独坐阳台,远处高楼星星点点的灯火,不正是现代版的"万仞山"间孤城吗?
1. 黄河与白云的时空对话
诗中"黄河远上白云间"的倒装句式,打破常规视角的构图,让我想起上周在兰州黄河边看到的落日。浑浊的河水裹挟着泥沙奔向天际,确实有种要逆流登上云端的错觉。这种超现实的画面感,正是唐诗穿越千年的魅力。
三、春风不度的永恒隐喻
最触动我的是末句"春风不度玉门关"。在日记本里我这样写道:"当代人的心门何尝不是新的玉门关?"我们筑起社交媒体的高墙,用表情包代替真情实感,这种精神上的"春风不度",比地理隔绝更令人唏嘘。
今日尝试用钢笔临摹这首诗,墨迹在宣纸上晕染开来时,突然明白为何古人说"诗中有画"。那些飞白的笔画,恰似塞外被风蚀的城墙痕迹。
四、寻找现代生活的诗意
下班路上特意绕道老城墙,站在斑驳的砖石前默诵全诗。忽然一群鸽子掠过天空,翅膀拍打的声音竟像遥远的羌笛。原来诗境从未远离,只是我们习惯了低头看手机,错过了抬头时的白云孤城。
这篇日记写到这里,窗外已华灯初上。重新翻开《全唐诗》,泛黄书页间王之涣的名字依然清晰。或许真正的经典就是这样,无论经过多少个"玉门关",它的春风总能吹进有心人的心里。
凉州词其二合集
王之涣凉州词其二赏析 王之涣《凉州词(其二)》古诗原文意思赏析 王之涣《凉州 词(其 凉州词(其二) (唐)王之涣 单于北望拂云堆,杀马登坛祭几回。 汉家天子今神武,不肯和亲归去来。 【注释】: 1、单于:汉时匈奴人对其君主的称呼。泛指外族首领. 诗例: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唐· 卢纶《塞下曲》 单于使卫律治其事。...
凉州词唐王之涣其二古诗合集
(1) [古诗(gǔshī)凉州词王之涣]唐诗《凉州词》王之涣 《凉州词二首》是唐代诗人王之涣的组诗作品(zuòpǐn)。全诗写一位边地 首领到唐朝来求和亲而未能如愿,通过描写其行动与心理,从侧面衬托 (chèntuō)唐朝国势(ɡuó shì)的强盛。 凉州词二首 其一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
凉州词其二古诗王之涣译文合集
凉州词古诗王之涣其二 一、原文:《凉州词》其二 单于北望拂云堆,杀马登坛祭几回。汉家天子今神武,不肯和亲归去来。二、衍生注释:1. “单于北望拂云堆,杀马登坛祭几回”:单于向北遥望着拂云堆,多次杀马登上祭坛祭祀。拂云堆是古代祭祀的地方。2. “汉家天子今神武,不肯和亲归去来”:如今汉朝天子非常...
凉州词古诗王之涣其二
2021王之涣古诗凉州词其二 凉州词(其二) (唐)王之涣 单于北望拂云堆,杀马登坛祭几回。 汉家天子今神武,不肯和亲归去来。 【注释】: 1、单于:汉时匈奴人对其君主的称呼。泛指外族首领. 诗例: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唐·卢纶《塞下曲》 单于使卫律治其事。——《汉书·李广苏建传》 2、拂云堆:古地名...
凉州词王之涣古诗其二注音版合集
《凉州词(其二)》古诗原文意思及赏析 凉州词(其二)(唐)王之涣 单于北望拂云堆,杀马登坛祭几回。汉家天子今神武,不肯和亲归去来。【注释】:1、单于:汉时匈奴人对其君主的称呼,泛指外族首领。诗例: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唐· 卢纶《塞下曲》单于使卫律治其事。——《汉书·李广苏建传》2、拂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