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郑谷古诗《淮上与友人别》中的离愁别绪——一篇春日日记
三月廿八日 晴
清晨推开窗,忽见院中梨花已谢了大半,细碎的白瓣零落泥中,恍然想起柳郑谷那句"数枝梨花带雨红"。这"带雨红"三字何等精妙,将离别的凄楚凝练成花瓣上欲坠的雨珠。
淮水畔的千年怅惘
午后携卷至河边,恰见渡口有旅人执手相送。柳郑谷《淮上与友人别》中"扬子江头杨柳春"的画面倏然浮现。千年光阴,这淮水依旧载着同样的离愁,只是古时的画舸换作了如今的铁船。水纹荡漾间,仿佛看见诗人折柳相赠时,衣袖沾湿的不知是河水还是泪痕。
"君向潇湘我向秦"——这句诗总让我怔忡。现代交通早消弭了地理的阻隔,可人生岔路上的分别,何尝不是永恒的命题?昨日才送别赴欧求学的表妹,机场玻璃上映着两双通红的眼。
茶烟里的诗心共鸣
傍晚煮茶独坐,蒸汽朦胧中细品"数声风笛离亭晚"。唐人送别要奏折柳曲,今人不过互道珍重。然则古今同慨,那些未及诉说的牵挂,终究化作手机里删删改改的讯息。茶汤渐凉时忽悟:柳郑谷写的何止是唐时别情,分明道破了所有时代柔软心肠共通的震颤。
暮色四合,合上诗集时惊觉书页有洇湿痕迹。原来最动人的诗,从不需要注解,它会在某个猝不及防的春日,突然与你血脉相连。此刻淮上应有新月如钩,照着今古别离人的青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