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竹溪日记

山行随感:重读过分水岭古诗的秋日日记

霜降·山行

晨起推窗,见远山衔着薄雾,忽然想起温庭筠那句"溪水无情似有情,入山三日得同行"。背包里揣着《全唐诗》便出了门,今日定要寻一处类似过分水岭古诗意境的所在。

一、涧水如旧友

踩着黄栌落叶行至半山腰,果然遇见一道蜿蜒溪流。水声不似夏日奔涌,倒真如诗中所言"岭头便是分头处",在石隙间分出三四股细流。蹲身掬水时,发现水面漂着几片枫叶,倒像古人留下的朱批。

想起《过分水岭古诗》后两句"惜别潺湲一夜声,黄云万里动风色",这溪水何尝不是穿越千年的信使?只是今人再无"入山三日"的闲情,多是举着手机匆匆拍完便走。

二、石阶上的顿悟

转过鹰嘴岩,忽然下起太阳雨。水珠在花岗岩上敲出清响,恍惚听见唐人吟诵的余韵。此刻方懂"似有情"三字之妙——这满山秋色,不正是自然最深情的手稿?

坐在观瀑亭里重读诗册,发现前人早将感悟写尽:"水急客舟疾,山花拂面香"。千年前的分水岭,与眼前这座省级森林公园,竟在诗意中完成了跨越时空的叠合。

三、归途拾韵

下山时特意绕道北坡,在护林员小屋后墙发现块清代诗碑。模糊可见"重过分水岭"字样,落款是某位致仕官员。突然意识到,每个时代都有属于自己的"过分水岭":或是科举考场,或是人生抉择,就像此刻我站在职业转型的十字路口。

暮色中溪水泛着碎金,手机响起工作群消息。但今日山行让我确信:只要心中养着条诗的溪流,再匆忙的岁月也能走出"入山三日"的从容。归去当誊写新体日记,标题就叫《数字时代的过分水岭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