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竹溪日记

新嫁娘古诗中的春日闺情——一位新娘的日记

三月初八 晴

晨起对镜梳妆时,忽忆《新嫁娘古诗》中"三日入厨下,洗手作羹汤"之句,铜镜里的胭脂竟染红了耳尖。陪嫁的檀木箱底压着母亲手抄的诗笺,墨香与樟脑气息交织,恍若昨日她握着我的手教读:"未谙姑食性,先遣小姑尝。"

一、画眉深浅

寅时三刻便有喜鹊啄窗。夫君取来螺子黛要为我描眉,指尖温度透过青黛传到眉骨,案头《新嫁娘古诗集注》被晨风吹开扉页。忽然懂得"妆罢低声问夫婿"的忐忑,那不仅是胭脂水粉的事,更是将整个灵魂的素颜呈于明镜前的战栗。

陪嫁丫鬟春桃在廊下煎茶,水汽氤氲间见我绯红双颊,抿嘴笑道:"小姐如今倒比诗里新娘还羞些。"铜铫里翻滚的龙眼肉忽沉忽浮,像极了我无处安放的指尖。

二、羹汤心事

午时初至厨下,雪白的糯米粉在石臼里反复捶打。婆婆遣小姑送来新采的荠菜,翠叶上还凝着晨露。《新嫁娘古诗笺证》里说"洗手"不仅是洁净,更是以虔诚心供奉家神的仪式。当蒸汽模糊了视线时,终于明白母亲为何总在炊烟里背过身去——原来炊火最易灼伤思念。

青瓷碗底画着并蒂莲,汤匙轻搅时泛起细碎光斑。小姑尝过说咸淡正好,却不知我悄悄倒掉三碗半生不熟的试验品。后园老梅突然落下一瓣,恰沾在诗册"遣"字朱批上。

三、红烛夜读

今夜月色浸透茜纱窗,夫君指着《新嫁娘古诗》"待晓堂前拜舅姑"一句笑道:"如今倒不必忐忑。"忽有落花敲窗,惊觉我们已在时光里走出这么远。当初那个战战兢兢的新嫁娘,如今也能从容地教小姑分辨莼羹的火候。

墨砚旁躺着白日摘的海棠,花瓣蜷曲如诗卷边角。千年古诗里的忐忑与期待,原来从未随朝代更迭而褪色。就像此刻红烛映照的婚书,与泛黄诗笺上的墨迹,都是岁月写给爱情的情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