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牡丹古诗》赏花日记
四月芳菲,邂逅国色天香
清晨推开窗,忽见院中那株牡丹已悄然绽放。蓦然想起刘禹锡《赏牡丹》中"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的句子,此刻方知"唯有牡丹真国色"的深意。
咏牡丹古诗摘录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李白的清平调仿佛为眼前景象而作。花瓣上滚动着晨露,在阳光下折射出七彩光芒,恰似杨贵妃的霓裳羽衣。
花间沉思录
坐在石阶上细观这"花中之王",发现古人咏牡丹古诗总带着双重隐喻。白居易"晚来唯有两枝残"写的是韶华易逝,皮日休"竞夸天下无双艳"赞的却是人间至美。这让我想起昨日在古籍阅览室偶然翻到的《广群芳谱》,其中记载武则天冬日催花的故事,或许正是牡丹"独立人间第一香"的倔强写照。
植物学笔记
- 品种鉴定:植株高约1.2米,疑似"洛阳红"变种
- 开花特征:重瓣型,花径18cm,萼片5枚
- 香气浓度:距花3米处可闻淡雅清香
文化意象的延伸
午后细雨忽然造访,看雨打牡丹的模样,忽然明白为何周敦颐说"牡丹,花之富贵者也"。那些沾着水珠微微低垂的花朵,像极了《红楼梦》里史湘云醉卧芍药裀的经典场景。记得去年在洛阳牡丹文化节看到的"百年牡丹王",树干已有碗口粗,据说能同时绽放三百余朵,真可谓"花开时节动京城"的现代诠释。
【插花小记】傍晚剪下三枝半开牡丹,按《瓶史》记载的"撒"技法插于青瓷瓶中。取陆游"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意境,搭配两枝新竹,竟在客厅造出几分江南园林的韵味。
暮色渐浓时重读欧阳修的《洛阳牡丹记》,发现古人观察之细致令人叹服。那些关于花型"千叶"、"楼子"的分类,关于"鞓红"、"潜溪绯"等品种的记载,与现代植物学记载惊人吻合。这让我想起日本作家涩泽龙彦在《牡丹随笔》中的话:"一朵花里藏着整个文明的密码。"今日与牡丹的邂逅,恰似打开了一部立体诗笺。
)咏牡丹古诗十首
咏牡丹古诗十首一、赏牡丹 唐·刘禹锡 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 惟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二、咏牡丹 宋·王溥 枣花至小能成实,桑叶虽柔解吐丝。 堪笑牡丹如斗大,不成一事又空枝。三、惜牡丹 唐·白居易 惆怅阶前红牡丹,晚来只有两枝残。 明朝风起应吹尽,夜惜衰红把火看。四、牡丹 宋·苏轼 小槛徘徊日自斜,只愁...
咏牡丹的经典诗词90首
10、柳梢青 孙园赏牡丹(宋·吴泳)元九不回,胡三不问,花说与谁。赖得东皇,调停春住,句营花飞。庭前密打红围。想孙子、共来出奇。似凭丰神,谁人刚道,色比明妃。11、贺新郎 咏牡丹(宋·葛长庚)晓雾须收霁。牡丹花,如人半醉,抬头不起。雪炼作冰冰作水。十朵未开三四。又加以,风禁雨制。是...
咏牡丹的七律诗合集
咏牡丹的古诗名句 1 1、轻暖与轻寒,又是牡丹花候。 2、牡丹花笑金钿动,传奏吴兴紫笋来。 3、何人不爱牡丹花,占断城中好物华。 4、牡丹花、如人半醉,抬头不起。 5、天下真花独牡丹。 6、惆怅阶前红牡丹,晚来唯有两枝残。 7、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8、数日非关王事系,牡丹花尽始归来...
咏牡丹古诗词欣赏(国画)
咏牡丹古诗词欣赏(国画)包括象王维李白李贺韩愈刘禹锡白居易温庭筠李商隐欧阳修苏轼黄庭坚陆游辛弃疾等一些很著名的诗人在内 咏牡丹古诗词欣赏(国画) 咏牡丹古诗词欣赏(国画) 牡丹花,娇艳多姿 ,雍容大方,富丽堂皇。自古以来引起许多骚人墨客的讴歌、赞美,是很自然的。其中,以唐、宋两朝为最多,共一百三十多人,二百七十...
古人咏牡丹最经典的诗 赞美牡丹的经典诗句
含香含态醉春晖 ——咏牡丹古诗词赏析(五) 王传学 唐宋以后,咏牡丹诗词有所降温,不过仍有一些具有特色的 佳作。 元代诗人元好问的《紫牡丹三首》(其一),极写紫牡丹之 美: 金粉轻粘蝶翅匀,丹砂浓抹鹤翎新。 尽饶姚魏知名早,未放徐黄下笔亲。 映日定应珠有泪,凌波长恐袜生尘。 如何借得司花手,偏与...
咏牡丹五言诗合集
古诗才是经典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咏牡丹的古诗名句,仅 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咏牡丹的古诗名句 1 1、轻暖与轻寒,又是牡丹花候。 2、牡丹花笑金钿动,传奏吴兴紫笋来。 3、何人不爱牡丹花,占断城中好物华。 4、牡丹花、如人半醉,抬头不起。 5、天下真花独牡丹。 6、惆怅阶前红牡丹,...
咏牡丹的诗合集
咏牡丹古诗十首 一、赏牡丹 唐·刘禹锡 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 惟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二、咏牡丹 宋·王溥 枣花至小能成实,桑叶虽柔解吐丝。 堪笑牡丹如斗大,不成一事又空枝。 三、惜牡丹 唐·白居易 惆怅阶前红牡丹,晚来只有两枝残。 明朝风起应吹尽,夜惜衰红把火看。 四、牡...
《咏牡丹》古诗
《咏牡丹》古诗 原文: 庭前芍药妖无格, 池上芙蕖净少情。 唯有牡丹真国色, 花开时节动京城。 一、衍生注释: 1. “芍药”:一种草本花卉,花朵艳丽。这里说它“妖无格”,意思是虽娇艳但格调不 高。 2. “芙蕖”:即荷花,生长在池塘中,古人常以荷花象征高洁。这里说它“净少情”,是 说荷花虽洁净但缺乏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