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春》古诗里的落花与思绪
四月末的午后
推开窗时,风里已带着槐花的甜腻。书桌上摊开的《唐诗三百首》恰好停在韩愈的《晚春》:"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突然意识到,此刻窗外的景致与诗中所写竟如此契合。
飘零的隐喻
小区里的樱花树正在下着一场粉色的雪。花瓣落在石阶上,让人想起诗中"杨花榆荚无才思"的句子。这些轻盈的精灵并非真的无才思,它们用最后的生命跳着告别的圆舞曲。保洁阿姨撑着扫帚叹气:"刚扫完又落满了。"我却偷偷拾起几瓣夹进日记本里。
"惟解漫天作雪飞"——这句诗突然有了具象的画面。站在树下仰头,看见阳光透过花瓣变得粉蒙蒙的。有个穿红裙子的小女孩在追着花瓣转圈,她妈妈举着手机记录的样子,让这个晚春的午后突然有了温度。
时光的刻度
翻看去年的日记,发现同样写着樱花飘落的场景。但那时怀着毕业离愁,看落花都带着伤感。今年再读《晚春》,却注意到"百般红紫斗芳菲"里藏着的生机。楼下花坛的月季正结出花苞,卖枇杷的摊贩支起了遮阳伞,连麻雀叫声都比冬日响亮三分。
诗人的眼睛
韩愈写这首诗时已年近半百。学者说这是首劝学诗,我却更愿意相信这是对生命力的礼赞。就像此刻窗外那棵老梨树,树干扭曲结疤,花开时却比年轻树木更盛大。泡了杯明前龙井,茶烟升腾间忽然明白:所谓"晚春",不过是换个角度看见的早夏。
合上诗集时,发现扉页写着购书日期——2018年春。原来这本陪伴我考研、求职、搬迁的书,也走到了它的"晚春"。但纸页间的批注正在长出新的枝丫,就像此刻在日记本里绽放的樱花。
描写春天的诗句(实用)精编
置身于此情此景之中,诗人的思绪飘飞到了山中隐居时的场景,那山涧西边的简陋小屋,那纵情田园的悠然自得,那份清闲自在的生活情致。明早天一亮,好友钱少府就要辞官隐退、隐居山林了,可惜这一切,诗人也就徒有羡慕之情。这首诗寥寥数语,勾勒出一幅幅生动传神的画面,将诗人的心思无一保留地流露出来。此诗之妙处之一在首句,声音与环境的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