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竹溪日记

关于春的古诗100首

春日随笔:在《关于春的古诗100首》中寻找灵感

三月二十一日 晴

清晨推开窗,迎面扑来的是带着青草味的春风。忽然想起昨夜翻阅的《关于春的古诗100首》,那些跨越千年的文字仿佛与眼前的景致重叠。杜甫笔下"迟日江山丽"的画卷,此刻正在小区新绿的灌木丛间徐徐展开。

诗中的春与现实交织

漫步至公园湖边,柳枝垂落水面,不禁吟诵起贺知章"碧玉妆成一树高"的句子。这本收录100首春诗的典籍,此刻成了最好的游园指南。白居易"乱花渐欲迷人眼"的描述,与脚下星星点点的野花完美呼应,连麻雀的啁啾都像在应和孟浩然"春眠不觉晓"的韵律。

古诗里的生活哲学

坐在长椅上重读王安石《泊船瓜洲》,"春风又绿江南岸"七个字竟让我凝视新发芽的梧桐出了神。这100首古诗最奇妙之处,是让现代人学会用诗人的眼睛观察世界。苏轼"竹外桃花三两枝"的闲适,教会我欣赏转角那株孤独绽放的山桃。

午后小记

泡了杯明前龙井,继续品读诗册。李清照"知否知否"的娇嗔,与窗外儿童追逐的笑声形成有趣的和弦。这100首春日诗篇像多棱镜,将平凡的午后折射出七彩光斑。尤其当读到陆游"小楼一夜听春雨"时,檐角恰好落下融化的雪水,叮咚作响。

黄昏的顿悟

暮色中合上书页,突然理解编者集结这100首诗的深意。从《诗经》"春日载阳"到纳兰性德"风丝袅",不同时代的文人用诗歌搭建了穿越时空的春日长廊。今天的日记里,我不仅记录了自己的见闻,更完成了与百位诗人的隔空对话。

后记:特别推荐《关于春的古诗100首》中王维的《鸟鸣涧》,当你在山间听到真实的鸟啼时,会惊叹诗人如何用二十个字封印了整个春天的声音。

)

关于春天的古诗词(精选100首)

春天的古诗词 篇1 1、《鸟鸣涧》唐·王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2、《春思》唐·李白 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3、《春望》唐·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

100首关于春天的古诗

今天,我们收集了100首关于春天的古诗,你和孩子都读过吗?1 春夜喜雨 【唐】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赏析】创作此诗时,诗人已在成都草堂定居两年,他亲自耕作,种菜养花,对春雨之情很深,因而写下了这首描写春夜...

带春字的古诗100首-含有春的古诗100首

带春字的古诗100首-含有春的古诗100首1、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屠。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元日" 2、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线。不知细对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唐·贺知章"咏柳" 3、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唐韦应物"西涧" 4、春草如有情,山含绿。——...

带《春》字的古诗100首

带《春》字的古诗100首 1、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 符。《元日》2、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线。不知细对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唐•贺知章《咏柳》3、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唐韦应物《滁州西涧》4、春草如有情,山中尚含绿。...

关于春的古诗100首

关于春的古诗100首 关于春的古诗 关于春的古诗(一):1、《江南春绝句》【唐】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江,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2、《春思》【唐】李白 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3、《春望》【唐】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春天古诗100首五言绝句合集

关于春天的古诗五言绝句有: 春夜喜雨--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夜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春怨-金昌绪 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 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绝句--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

关于春的古诗100首完整版

关于春的古诗100首完整版 《关于春的古诗》关于春的古诗(一):1、《江南春绝句》【唐】杜牧千里莺啼绿映江,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2、《春思》【唐】李白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3、《春望》【唐】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

春天景色古诗大全100首合集

关于春天的古诗 100 首全集 第1 首、生查子·鞭影落春堤(清代-纳兰性德) 鞭(biān)影落春堤(dī),绿锦鄣(zhāng)泥卷。脉(mò)脉逗菱(líng) 丝,嫩水吴姬眼。 啮(niè)膝带香归,谁整樱桃宴。蜡泪恼东风,旧垒(lěi)眠新燕。 第 2 首、武陵春·走去走来三百里(宋代-辛弃疾) 走去走来三百里,五日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