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竹溪日记

古诗鹅伴我度过的那个雨天

古诗鹅伴我度过的那个雨天

一场意外的邂逅

窗外雨丝如织,我百无聊赖地翻着小学课本,忽然那首熟悉的《咏鹅》跃入眼帘。"鹅鹅鹅,曲项向天歌..."七个字的叠词开头,像雨滴敲打青瓦的节奏,让这个沉闷的午后突然生动起来。

古诗鹅的童年记忆

记得第一次学这首诗时,老师戴着鹅黄色的围巾,手臂弯成天鹅的弧度。我们跟着比划"白毛浮绿水"的动作,教室里笑作一团。此刻雨幕中,恍惚看见童年的自己正用蜡笔认真描摹课本上的插图——那只红掌拨清波的鹅,墨线都涂出了边框。

重新发现的诗意

成年后再读这首小诗,忽然注意到"向天歌"三个字的力量。骆宾王七岁时的观察多么鲜活!鹅颈那道优美的弧线,在他眼里成了对苍穹的礼赞。我翻开日记本,雨水在玻璃窗上蜿蜒的轨迹,不正像鹅掌划过水面的纹路吗?

生活中的古诗鹅

傍晚雨停时,我特意去了小区池塘。几只大白鹅正在整理羽毛,它们抖落水珠的姿态,完美复现了"红掌拨清波"的意境。有位老人带着孙女喂食,小女孩突然背诵起《咏鹅》,鹅群应和般"嘎嘎"叫着,仿佛跨越千年的诗歌接力。

这个雨天因古诗鹅变得不同。原来最朴素的诗句里藏着永恒的童真,就像鹅羽永远保持着雪白的本色。回家后我在日记里画了只歪脖子鹅,旁边郑重题上:感谢你,教会我发现平凡里的诗意。

雨后的月光洒在字迹上,"曲项向天歌"的剪影投在墙边。突然明白这首小诗流传千年的秘密——它用孩子般的清澈目光,为我们保留了看待世界最初的惊喜。就像今天,古诗鹅用它橙红的喙,轻轻啄开了我蒙尘的感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