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州词》王之涣:一首诗中的边塞情怀
2023年10月15日 晴
今日重读王之涣的《凉州词》,那句“黄河远上白云间”突然击中了我。诗人笔下的西北边塞,既苍凉又壮美,让我不禁提笔记录这份跨越千年的共鸣。
一、诗中画境的现代映照
清晨站在黄河大桥上,浑浊的河水裹挟着沙砾奔涌,与诗中“黄河远上”的静谧截然不同。现代城市的烟囱在朝阳中吐出白烟,恍惚间竟与“白云间”的意象重叠。这让我想起去年在甘肃旅游时见到的祁连雪山,那才更贴近诗人描写的澄澈景象。
二、羌笛声中的历史回响
“羌笛何须怨杨柳”这句最耐人寻味。在博物馆看到的唐代陶俑正在吹奏筚篥,据说就是诗中的羌笛。古人用乐声寄托思乡之情,而今我们通过短视频就能与家人面对面。科技消解了距离,却也让某种动人的哀愁变得稀薄。
三、玉门关外的时空对话
特意查证发现,“春风不度玉门关”并非写实。实际上敦煌绿洲春季也有杏花微雨,但诗人用艺术夸张强化了戍边将士的孤绝。这让我想起驻守高原的当代军人,他们用卫星电话代替羌笛,但保家卫国的赤诚从未改变。
傍晚时分,手机播放着《阳关三叠》的古琴曲,窗外是车水马龙的城市夜景。千年时空在此刻交织,王之涣用二十八字构筑的文学世界,依然滋养着现代人的心灵。或许伟大的诗歌正是这样,既能定格某个历史瞬间,又能穿越时光与不同时代的读者对话。
今日感悟:经典之所以不朽,不在于辞藻华丽,而在于它总能唤醒人类共通的情感记忆。这首《凉州词》就像一面镜子,让今天的我们照见自己内心深处的乡愁与豪情。
《凉州词》王之涣古诗原文翻译及鉴赏
凉州词二首 [唐]其一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其二 单于北望拂云堆,杀马登坛祭几回。汉家天子今神武,不肯和亲归去来。作品注释 ⑴凉州词:又名《出塞》。为当时流行的一首曲子《凉州》配的唱词。郭茂倩《乐府诗集》卷七十九《近代曲词》载有《凉州歌》,并引《乐苑...
凉州词古诗王之涣合集
古诗凉州词王之涣诗意 古诗凉州词王之涣诗意 《凉州词》是一首旨在写凉州险僻,守边艰苦的边塞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 古诗 凉州词王之涣 诗意,欢迎阅读。 凉州词 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诗意 : 黄河之水汹涌奔腾,仿佛来自云端, 孤零零的凉州城外是万仞高的群山。...
王之涣《凉州词》诗意
凉州词 唐代:王之涣 黄河远上⽩云间,⼀⽚孤城万仞⼭。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门关。王之涣《凉州词》诗意⼀ 黄河好像从⽩云间奔流⽽来,⽟门关孤独地耸峙在⾼⼭中。将⼠何须哀怨那柳树不发芽,春风根本吹不到⽟门关外。王之涣《凉州词》诗意⼆ 纵⽬望去,黄河渐⾏渐远,好像奔流...
凉州词王之涣古诗意思
一、凉州词 黄河远上②白云间,一片孤城③万仞④山。羌笛⑤何须⑥怨杨柳⑦,春风不度⑧玉门关⑨。——唐·王之涣 二、注释 ①凉州词:是唐大乐府《凉州歌》的唱词,不是诗题,是盛唐时流行的一种曲调名。原是凉州(今甘肃武威)一带的歌曲,唐代诗人多用此调作歌词,描写西北方的边塞风光和战争生活。②黄河...
边塞诗派之卢纶、王翰、王之涣《塞下曲(一)塞下曲(二)凉州词(王翰)凉州 ...
边塞诗派之卢纶、王翰、王之涣《塞下曲(一)》、《塞 下曲(二)》、《凉州词(王翰)》、《凉州词(王之涣)》 小翰林便签 循序而渐进,厚积而薄发 1 此为塞下曲六首中的第一首。这首边塞小诗,写一位将军猎虎的故事,取材于西汉史学 家司马迁记载当时名将李广事迹的《李将军列传》。原文是:“广出猎,见草中石,以为...
王之涣《凉州词》全诗翻译赏析
王之涣《凉州词》全诗翻译赏析1 王之涣 《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翻译】纵目望去,黄河渐行渐远,好像奔流在缭绕的白云中间,就在黄河上游的万仞高山之中,一座孤城玉门关耸峙在那里,显得孤峭冷寂。何必用羌笛吹起那哀怨的杨柳曲去埋怨春光迟迟不来呢,原来...
古诗凉州词王之涣
古诗凉州词王之涣 这⾸词反映了戌守者处境的孤危,以及抒发⽆限的乡思离情。凉州词⼆⾸·其⼀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回?【注释】⑴凉州词:⼜名《出塞》。为当时流⾏的⼀⾸曲⼦《凉州》配的唱词。郭茂倩《乐府诗集》卷七⼗九《近代曲词》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