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竹溪日记

题西林壁的古诗

《题西林壁》游记:横看成岭侧成峰的庐山一日

2023年10月15日 星期日 晴

一、初识西林寺

清晨薄雾中,我终于站在了苏轼笔下"横看成岭侧成峰"的西林寺前。这座始建于东晋的古刹,灰瓦白墙在朝阳中泛着柔光,寺门两侧"远近高低各不同"的山峦轮廓,恰如千年诗句的立体注脚。

1. 古碑寻踪

在寺院东廊,我见到了传说中的《题西林壁》石刻。手指轻抚过"不识庐山真面目"的凹痕,突然理解诗人为何在此顿悟——青苔覆盖的碑文旁,恰好有株古松将阳光剪成碎片,随着山风摇曳,竟让人分不清是松影还是山影。

二、山行印证

午后沿苏轼当年的登山路线前行,每转过一个山坳,"远近高低"的景致果然迥异。在好汉坡回首时,方才平缓的山脊突然化作犬牙交错的峰群;而走到三叠泉,垂直的崖壁又舒展成波浪状的远山。

"真正的风景不在眼中,而在脚步丈量的过程里。"——我在日记本上写下这句感悟时,一片枫叶正好飘落在"只缘身在此山中"的字迹上。

2. 云海顿悟

傍晚登顶五老峰,恰逢云海翻涌。方才清晰可辨的锦绣谷,转瞬被吞没成白茫茫一片。这变幻的云雾,不正是"不识真面目"的最佳诠释?我忽然明白,苏轼当年或许并非在感叹视野局限,而是在歌颂自然永远超乎人类认知的壮美。

三、禅房夜思

借宿西林寺客房,木质窗棂将月光分割成几何图形。案头摊开的日记本里,白天的照片与诗句相互映照:同一座香炉峰,晨光中如擎天玉柱,夕阳下却似俯首老僧。这让我想起住持说的"一景百面",原来"各不同"不是缺憾,而是自然馈赠的无限可能。

临睡前重读《题西林壁》,忽然发现全诗二十八言竟暗合二十八星宿。或许真正的"庐山真面目",就藏在这永不停息的观察与思考中,正如我今日记下的每个片段,都是认识这座圣山的珍贵拼图。

)

《题西林壁》古诗

题西林壁原诗 (宋)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注释 (1)题西林壁:写在西林寺的墙壁上。西林寺在庐北麓。题:书写,题写。西林:西林寺,在江西庐山。(2)横看:从正面看。庐山总是南北走向,横看就是从东面西面看。侧:从侧面看。(3)各不同:不相同。(4)识:认识;清...

题西林壁的古诗

题西林壁 ——李白 西林壁,翠黛秀,连绵万里绿。天地正静,华屋传千古,碧霞飘一之句,急殊之辞。北邙积雪观,晓闻雄雏用策论,策论 九曲何由来,江山有气象,亭台相映,飞楼迭起,似十万仙子群跃,东海讴歌人间。寒林无人赏,萧萧风味与诗兴,独坐西林壁,高唱洛阳歌,天地一归并,昔日游戏头,今日题壁心...

西林壁苏轼的古诗

西林壁苏轼的古诗 西林壁苏轼的古诗 古诗《题西林壁》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诗作。这是一首诗中有画的写景诗,又是一首哲理诗,哲理蕴含在对庐山景色的描绘之中,用通俗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表达哲理,故而亲切自然,耐人寻味。一、作品原文 《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

《题西林壁》古诗

《题西林壁》全文 一、古诗原文: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二、古诗译文:从正面、侧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都呈现不同的样子。之所以辨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身处在庐山之中。三、古诗注释:题:书写,题写。西林:西林...

题西林壁的古诗原文及翻译

题西林壁 宋代: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译文 从正面、侧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样子。我之所以认不清庐山真正面目,是因为我人身处在庐山之中。注释题西林壁:写在西林寺墙壁上。西林寺在庐山西麓。...

题西林壁的古诗合集

[题西林壁古诗的意思]题西林壁古诗 题西林壁古诗篇 1:题西林壁古诗诗意及赏析 题西林壁 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注释 (1)题西林壁:写在西林寺的墙壁上。西林寺在庐北麓。题:书写,题写。 西林:西林寺,在江西庐山。 (2)横看:从正面看。庐山总是南北走...

题西林壁中的诗句合集

(一)题西林壁古诗中的名句 《题西林壁》“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是千古名句 (二)题西林壁的意思 《题西林壁》是宋代文学 家苏轼的诗作。这是一首诗中有画的写景诗,又是一首哲理诗,哲理蕴含在 对庐山景色的描绘之中。 前两句描述了庐山不同的形态变化。 庐山横看绵延逶迤, 崇山峻岭郁郁葱葱...

《题西林壁》诗词合集

题西林壁古诗篇 1:题西林壁古诗诗意及赏析 题西林壁 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注释 (1)题西林壁:写在西林寺的墙壁上。西林寺在庐北麓。题:书写,题写。 西林:西林寺,在江西庐山。 (2)横看:从正面看。庐山总是南北走向,横看就是从东面西面看。侧: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