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月圆人团圆——记《静夜思》中的中秋情怀
一盏明月照古今
推开窗户,银盘似的月亮正悬在墨色天幕上,李白那句"床前明月光"突然涌入心头。这轮照耀过盛唐诗人的月亮,此刻也温柔地抚摸着我的书桌。中秋的月光似乎格外不同,它不像夏日那般清冷,也不似冬日那般疏离,而是带着某种温暖的质感,让人想起糯米团子的绵软。
跨越千年的月光对话
1300年前的那个秋夜,青莲居士是否也这样倚窗望月?他的"疑是地上霜"写得多么精妙啊!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手指划过泛黄的诗集,突然发现古人笔下的中秋从不会直白地说"思念",而是用"举头望明月"这样含蓄的动作,让月光承载所有未言的情绪。
记得祖母在世时,每到中秋就会用青瓷盘盛着月饼说:"这月光啊,能把分开的人心都缝在一起。"那时不解其意,如今在异乡的公寓阳台上,望着同一个月亮,突然明白为什么中秋要叫"团圆节"。
月饼里的文化密码
超市里的冰柜陈列着几十种月饼,从流心奶黄到麻辣小龙虾。但最让我驻足的,还是角落里的传统五仁月饼。咬开硬壳的瞬间,核桃、瓜子、芝麻的香气涌出来,像打开了一个月光宝盒。这种固执的甜腻,不正是"低头思故乡"的味觉注解吗?
现代城市的中秋变奏
朋友圈里刷屏的月亮照片都带着美颜滤镜,外卖APP推出"月光经济"专送。科技改变了我们赏月的方式,但改变不了的是看到圆满月相时,心底涌起的那份悸动。就像我此刻在二十七层的阳台,霓虹灯海之上,那轮月亮依然保持着李白见过的模样。
深夜合上诗集,月光已经悄悄爬到了枕边。忽然想起下午母亲在视频里说:"给你寄了家乡的桂花酱。"这大概就是当代的"明月寄相思"吧。在这个被高铁和网络缩短了空间距离的时代,中秋的月光依然是我们共同的情感坐标系。
学校中秋节活动方案_3
三、中秋故事演讲。第二阶段:以班会形式进入活动 一、情境导入 播放音乐《花好月圆》,营造一种中秋的氛围。展示圆月的画面,引出仅次于春节的我国传统佳节--中秋节 师:中秋节是月亮最圆的时候,是团圆的日子,我们心里也会喜洋洋、甜滋滋的 向全班同学介绍中秋节悠久的历史和传说。中秋传说嫦娥奔月。中秋传说吴刚折桂。中秋传说朱元...
水调歌头教案精编
有人说,中国人随便拿起一本古人的诗集,抖一抖,叮叮当当地会掉下好多“月”字来。千江有水千江月,掬水在手月在手。真的,中国诗人眼中的月亮一片冰心,于是千里婵娟是月,云破弄影是月,芦花深处是月,小楼吹笙是月,千江有水千江月,掬水在手月在手。啊,好诗多在明月中,诗人都拿月亮来抒发自己的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