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闲记:芦花古诗中的诗意时光
一、晨起遇芦花
清晨推开窗,忽见河畔芦花如雪,蓦然想起那句古诗:"夹岸复连沙,枝枝摇浪花"。秋风掠过时,苇秆轻颤,白絮纷飞,恍惚间竟分不清是云朵落入了芦苇荡,还是芦花要飘向九霄。
注:此处引用唐代雍裕之《芦花》诗开篇,原句"夹岸复连沙,枝枝摇浪花"将动态的芦花比作浪花,此刻眼前的景象与之完美重合。
二、芦丛寻诗迹
午后携《全唐诗》漫步河堤,发现古人咏芦花竟有七十二处之多。白居易写"枫叶荻花秋瑟瑟"的苍凉,陆龟蒙吟"波中自皎镜,山上亦氤氲"的空灵。最惊艳是钱珝那句"晚日低霞绮,晴山远画眉",斜阳将芦花染成金粉色时,方知古人诚不我欺。
观察笔记:
- 未时三刻:芦花逆光时呈半透明状,如蝉翼重叠
- 申时初:风止瞬间,絮丝垂直坠落,似慢镜头里的雪
- 酉时末:余晖为芦穗镶金边,每根芒刺都成了光线导管
三、暮色酿诗情
日暮时分在芦花荡中央发现块青石,静坐时感觉成了古诗里的隐士。想起杜牧"芦花深泽静垂纶"的意境,索性折苇为笔,在笔记本上涂抹:"秋风不识字的狂草/在芦花的宣纸上/写满透明的偈语"。归途惊起群鹭,倏忽间明白了苏轼"人生如逆旅"的况味。
创作手札:现代人写芦花,不必拘泥古法。可尝试将无人机视角下的芦花海比作大地呼吸时扬起的羽絮,或将夕照中的芦穗比作燃烧的引信——传统意象需要当代诠释。
四、夜灯抄古诗
晚间在台灯下重抄李颀《送陈章甫》:"四月南风大麦黄,枣花未落桐叶长。青山朝别暮还见,嘶马出门思旧乡。"突然发现芦花在送别诗中的特殊意象——既是漂泊的象征,又暗含"蒹葭苍苍"的牵挂。临睡前将 pressed芦花夹进《唐诗三百首》,忽然希望自己也能成为一句被时光保存的诗。
(全文字数统计:628字)
)关于芦花的古诗
关于芦花的古诗 1.唐代·雍裕之《芦花》夹岸复连沙,枝枝摇浪花。月明浑似雪,无处认渔家。此诗描绘了芦花盛开在河岸与沙滩之间的景象,月光下芦花洁白如雪,使得渔家的踪迹难以辨认,营造出一种清冷而神秘的氛围。2.元代·白朴《天净沙·秋》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虽然此曲...
古诗词中芦花的诗句
下面是古诗词中50条芦花的诗句,供大家欣赏品鉴。▶送君别有八月秋,飒飒芦花复益愁。——李白《送别》▶千里江山寒色远,芦花深处泊孤舟,笛在月明楼。——李煜《望江梅·闲梦远》▶纵然一夜风吹去,只在芦花浅水边。——司空曙《江村即事》▶儿童不惯见车马,走入芦花深处藏。——胡令能《喜韩少府见访》...
芦花古诗词
芦花古诗词 1.“白鸟一双临水立,见人惊起入芦花。”——戴复古《江村晚眺》 2.“纵然一夜风吹去,只在芦花浅水边。”——司空曙《江村即事》 3.“夹岸复连沙,枝枝摇浪花。月明浑似雪,无处认渔家。”——雍裕之《芦花》 4.“钓罢归来不系船,江村月落正堪眠。纵然一夜风吹去,只在芦花浅水边。”——...
咏芦花古诗词
咏芦花的古诗词 一 一、原文:《芦花》夹岸复连沙,枝枝摇浪花。月明浑似雪,无处认渔家。二、衍生注释:1. “夹岸复连沙,枝枝摇浪花”:芦花沿着河岸生长,连接着沙滩,每一枝都在风中摇曳,好似一朵朵浪花。生动描绘出芦花随风摆动的姿态。2. “月明浑似雪,无处认渔家”:明月照耀下,芦花洁白如雪,让...
关于「芦花」的诗词(16首)
4、《同儿曹赋 芦花 》 天接苍苍渚,江涵袅袅花。秋声风似雨,夜色月如沙。泽国几千里,渔村三两家。翻 思杏园... [金] 吴激 5、《菩萨蛮·西风又转芦花 雪》西风又转芦花雪。故人犹隔关山月。金雁一声悲。玉腮双泪垂。绣衾寒不暖。愁远天 无岸。... [宋] 许玠 ...
写芦花的古诗合集
芦花如诗,送来清香。 吟诵佳句,心旷神怡。 大自然赋予,美不胜收。 走进芦花丛,留下诗篇记。 -1- 芦花古诗解释 《芦花》古诗解释: 从河流两岸,一直延伸到整片沙滩上,全都长满了芦草。当微风吹起时,层层翻 动的芦花就像波浪一样,煞是好看。在月明的夜晚,银白色的芦花像雪一般,白 茫茫一片,令人认不出...
芦花的古诗合集
写芦花的诗词 芦花千里,风吹如画。 芦苇挺立,摇曳生姿。 长空蓝白,水波荡漾。 渔舟唱晚,一曲无声。 临水寻芦,幽情倍增。 嫋嫋纤腰,荡漾清波。 阳光灿烂,绿叶欣欣。 春风拂面,心灵自由。 芦花如诗,送来清香。 吟诵佳句,心旷神怡。 大自然赋予,美不胜收。 走进芦花丛,留下诗篇记。 -1- 芦花古诗解释 《芦花...
古诗《芦花》
古诗《芦花》芦花 唐代 雍裕之 夹岸复连沙,枝枝摇浪花。月明浑似雪,无处认渔家。【注释】1.复:又。2.浪花:比喻芦花。3.浑:完全。【译文】从河流两岸,一直延伸到整片沙滩上,全都长满了芦草。当微风吹起时,层层翻动的芦花就像波浪一样,煞是好看。在月明的夜晚,银白色的芦花像雪一般,白茫茫一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