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偶感——读杜牧《山行》有感
十月二十三日 晴
清晨推开窗,一阵沁凉的秋风迎面拂来,带着些微露水的湿润。院角的梧桐已开始泛黄,几片早凋的叶子打着旋儿落在地上,发出细碎的声响。这让我忽然想起杜牧那首《山行》: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诗意里的秋色
诗中"停车坐爱枫林晚"的画面总在我脑海浮现。诗人被秋色吸引而驻足的情景,与我此刻站在窗前不忍离去的模样何其相似。那些火红的枫叶,在杜牧笔下竟比二月的鲜花还要明艳,这是怎样一种对秋天深情的礼赞。
午后特意去了城郊的枫林。阳光透过斑斓的叶隙洒下,整片林子仿佛在燃烧。踩着沙沙作响的落叶,忽然就懂了为何古人总爱悲秋——这极致的美艳背后,分明藏着生命将尽的壮烈。一片枫叶飘落肩头,红得像是要滴出血来。
时光的隐喻
杜牧看到的不只是枫叶,更是时光的隐喻。"霜叶红于二月花"的对比里,藏着对生命周期的深刻感悟。秋日的绚烂不同于春日的生机勃勃,那是历经风霜后的沉淀,是生命最后的绽放。
归途中山坡上遇见几位写生的老人,他们的银发在夕阳中泛着金光,画笔下的秋色竟比实景更浓烈。这让我想起父亲书架上那本泛黄的《唐诗选》,书页间还夹着多年前的枫叶书签。
秋思
夜幕降临时,窗外下起了淅沥的秋雨。灯光下重读《山行》,忽然发觉这首诗最动人的不是色彩,而是那个"坐"字——诗人愿意为美停留的从容。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我们是否还保有为一树红叶驻足的闲情?
合上日记本,一片不知何时飘进窗棂的枫叶正落在墨迹未干处,像极了时光给我的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