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十五日 晴
晨起推窗,忽见池中白莲初绽,不禁想起昨日所读《白莲古诗》中"出淤泥而不染"之句。这方寸池塘,竟成了千年诗意的现世注解。
白莲入眼
晨曦中的白莲瓣尖还垂着露珠,像极了古诗里"素萼盈珠"的描摹。三朵并蒂而开的花苞,在墨绿色莲叶间若隐若现,恍惚间竟与博物馆见过的宋代莲花纹青瓷重叠。记得《白莲古诗》有云:"濯清涟而不妖",此刻方知这"清涟"二字之妙——晨风掠过时,花瓣轻颤的模样,确比任何珠宝都更教人移不开眼。
午后遐思
执卷在莲池边的老藤椅小憩,书页正翻到《白莲古诗》注解篇。注释家说"中通外直"暗喻君子品格,我却瞧着莲茎出神。那些看似柔弱的茎秆,实则能在风雨中弯而不折。突然领悟到,古诗里的白莲从来不只是观赏对象,更像是给尘世中人的一封密信——水面上的亭亭玉立,全赖水面下纵横交错的根系。
暮色偶得
黄昏时雷雨骤至,慌忙收起晾晒的衣物。再望池塘,白莲已在雨幕中模糊成团团月白色的光晕。这倒应了《白莲古诗》末句"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此刻忽然明白,古人为何总爱以莲言志:我们与美好的关系,或许就该像这雨中观莲——不必采摘,不必占有,只要知道世间始终存在着这般清洁的精神,便足够在泥泞人世中继续前行。
今日特记此三遇白莲时刻,惟愿自己也能如古诗所咏,在这纷扰世界里,葆有一点"香远益清"的坚持。
最新小学生古诗考试题目及答案
A.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B.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C.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D.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答案:B 10. “孤帆远影碧空尽”的下一句是()A.唯见长江天际流 B.西出阳关无故人 C.不及汪伦送我情 D.一片冰心在玉壶 答案:A 二、多项选择题 1.下列诗人中,属于唐代诗人的有()...
有关快乐诗歌题库及答案
1.请简要分析“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中“偷”字的妙处。“偷”字用得极为巧妙,生动刻画出小娃天真调皮的形象。小娃偷偷去采白莲,这个“偷”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偷窃,而是瞒着大人悄悄去做自己喜欢的事,体现出孩子的活泼大胆,充满童真童趣,也让整首诗洋溢着轻松快乐的氛围,让人感受到孩子在自然中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