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古诗里的绿荫与蝉鸣
晨光中的初夏印记
清晨推开窗时,一缕带着露水气的风扑在脸上,忽然想起范成大《初夏》里的句子:"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院子角落的枇杷树果然已结满青果,几只麻雀在枝叶间跳跃,啄食昨夜被风吹落的残果。隔壁阿婆种的月季爬过篱笆,将胭脂红的花瓣撒在石阶上,倒应了杨万里"小荷才露尖尖角"的景致。
古诗里的时令密码
翻开发黄的《千家诗》,指尖停在"绿树阴浓夏日长"那句时,窗外梧桐的投影正斜斜切过书桌。白居易笔下"早蝉声寂寞"此刻化作现实——槐树上的蝉蜕还挂着晨露,而新生的鸣蝉已开始试嗓。这让我突然理解古人为何总在初夏诗里埋藏声音:"竹深树密虫鸣处,时有微凉不是风",原来不是修辞,是藏在五言七律里的立体节气。
正午时分的诗意栖居
阳光透过香樟树的羽状叶,在水泥地上投下细碎的光斑。想起苏轼"水光潋滟晴方好"的句子,便取了玻璃杯泡薄荷茶看光影游戏。社区花园的绣球花开得正盛,蓝紫粉白的团簇让我想起李清照"夹岸桃花蘸水开"的改写作:"簇阶绣球迎风摆"。此刻空调外机的嗡鸣竟与陆游"槐柳阴初密,帘栊暑尚微"形成奇妙互文。
暮色里的古今对话
傍晚散步时,护城河边的夹竹桃倒映在水里,恍惚与王维"漠漠水田飞白鹭"的画卷重叠。退休教师老张在亭子里拉二胡,弦音惊起芦苇丛中的夜鹭,恰似李白"五月不可触"的意境。归途遇见卖莲蓬的农人,翠绿的莲房让我脱口背出"接天莲叶无穷碧",卖莲人笑着接"映日荷花别样红",这跨越八百年的对答,让暮色突然明亮起来。
夜里整理日记时,发现今日竟无意中收集了十二首初夏古诗的具象化片段。电脑播放着古琴曲《流水》,纱窗外飘来金银花的香气,突然明白古人为何要"闲敲棋子落灯花"——原来不是消磨时光,是在慢镜头里打捞永恒。
盛夏绿荫听蝉鸣
盛夏绿荫听蝉鸣 窗外的梧桐树上,烈日下,几只黑色的知了在放声歌唱,不管身边何物在,也不管烈日如何晒,自顾自的高声呐喊,唱出大自然天籁般的声音,唤回自己爱情的表白。也许声音并不好听,但却是夏天特有的特点,试想,没了它们的聒噪,夏天多么单调?每天,甚至有月亮的而晚上,它们躲在树枝间,“吱……吱……”硬生生在天空划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