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高望远,心随白云飘
——记一次山巅日记
清晨五时,天色尚暗,我便背起行囊向城郊的苍云山进发。山脚的石阶覆着薄霜,脚步落下时发出细碎的声响,仿佛大地在低语。唐代诗人杜甫曾写下“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今日我亦怀揣这般心境,欲借登高之举涤荡尘世烦忧。
一、山道见闻
行至半山腰,东方已泛起鱼肚白。晨雾如纱,缠绕在墨绿的松林间,恍若杜牧笔下“白云生处有人家”的幻境。几只早起的山雀掠过枝头,抖落的露珠打湿了我的衣襟。石缝间倔强生长的野菊令我驻足——它们不似园中花卉娇贵,却自有一份傲霜的生机。
二、巅峰顿悟
当终于攀上观日岩时,云海恰如李白诗中所绘“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翻腾的云浪将远处城镇化作朦胧的剪影,山风裹挟着松香灌入肺腑。此刻忽然懂得王维为何说“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当身体抵达极限,心灵反而获得前所未有的自由。
三、归途随想
下山时夕阳已为云朵镶上金边。想起陶渊明“云无心以出岫”的句子,忽觉人生亦当如此:不必执着于目的地,重要的是保持攀登的姿态。途中遇见挑山工老伯,他古铜色的脸庞刻满风霜,却笑着说:“这山路我走了三十年,每天看到的云都不一样。”是啊,即便同一座山峰,亦因云卷云舒而气象万千。
暮色四合时回到山脚,回首望去,峰顶已隐入缥缈云烟。这本日记的纸页间夹着几片枫叶,它们将永远封存今日所见的那片白云——那朵曾与我共享过山巅清风的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