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洞庭》唐刘禹锡:一场跨越千年的湖光对话
2023年10月15日 晴
清晨整理书架时,那本泛黄的《唐诗三百首》突然滑落。拾起翻动间,刘禹锡的《望洞庭》蓦然闯入眼帘:"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字句如清泉般淌过心田,突然萌生去东钱湖寻访诗意的念头。
一、诗中的月光结界
驱车两小时抵达湖畔时,夕阳正将水面染成琥珀色。不同于刘禹锡笔下的秋夜,初冬的黄昏别有一番韵味。坐在仿古亭中重读诗句,发现"遥望洞庭山水翠"的"翠"字用得极妙——不是简单的绿,而是带着玉石光泽的青翠,这让我想起去年在博物院见过的唐代越窑秘色瓷。
二、白银盘里的青螺
随着暮色渐浓,湖面果真如诗中所言化作"白银盘"。远处渔火三两,恰似盘中散落的青螺。突然理解诗人为何要用"未磨镜"比喻湖面——那些细小的波纹不是缺陷,反而是自然最本真的笔触。打开手机电筒照向水面,光束竟在粼波间折出银河般的碎钻,这意外的发现让我雀跃不已。
忽忆刘郎诗句在,
千年光影此中存。
今人不见古时月,
今月曾经照古人。
三、穿越时空的对话
在文创店买下洞庭碧螺春时,店员笑着说:"这是古人最爱的‘青螺’呢。"不禁莞尔。返程路上,车载电台正好播放古琴曲《平沙落雁》,弦音颤动着将湖光月色揉进心里。或许真正的诗意不在远方,而在我们与古人共鸣的瞬间——就像今晚,我与千年前那个站在洞庭湖畔的诗人,看见了同样的白银盘里一青螺。
(掏出笔记本补记:查资料得知刘禹锡此诗作于被贬朗州期间,如此困顿中仍能写出澄明之境,更显可贵。明日要去图书馆借阅《刘梦得文集》,深入了解这位"诗豪"的生平。)
望洞庭唐刘禹锡古诗译文合集
古诗望洞庭唐刘禹锡 望洞庭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眺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山水色 一作:山水翠) 译文 湖光秋月两相和:风静浪息,月光和水色交融在一起。潭面并无风镜未搓:湖面就像 是不必磨拭的铜镜,光滑明亮。 遥望洞庭山水翠:遥望洞庭,山青水绿。白银盘里一青螺:林木葱茏的洞庭山耸立在 泛着白光的洞庭湖里,就像白银盘里的一只青螺...
望洞庭 唐 刘禹锡古诗意思
1、望洞庭唐刘禹锡古诗意思:洞庭湖上月光和水色交相融和,湖面风平浪静如同未磨的铜镜。远远眺望洞庭湖山水苍翠如墨,好似洁白银盘里托着一枚青螺。2、原文:望洞庭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3、《望洞庭》是唐代文学家刘禹锡创作的一首诗。此诗描写了秋夜月光下...
望洞庭 拼音唐 刘禹锡古诗合集
望洞庭 唐 刘禹锡古诗意思 1、望洞庭 唐 刘禹锡古诗意思:洞庭湖上月光和水色交相 融和,湖面风平浪静如同未磨的铜镜。远远眺望洞庭湖山水 苍翠如墨,好似洁白银盘里托着一枚青螺。 2、原文: 望洞庭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3、《望洞庭》是唐代文学家刘禹锡创作的...
刘禹锡望洞庭古诗原文翻译及赏析
刘禹锡望洞庭古诗原文翻译及赏析 望洞庭 唐·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注释: 1、湖名:在今湖南省北部。 2、湖光:湖面的波光。 3、和:指水色与月光交相辉映。 4、山水色:一作“山水翠”。 翻译: 洞庭湖上,月光和水色交相融合;湖面风平浪静,如同未磨...
望洞庭 唐 刘禹锡古诗译文
望洞庭 唐 刘禹锡古诗译文 《望洞庭》是唐朝刘禹锡的诗作。原文: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译文:湖光秋月两相和,湖面平静无风,月光洒在湖面上,如同未经磨拭的铜镜。远远眺望洞庭湖,青山绿水翠绿欲滴,仿佛白银盘里托着一枚青螺。此诗描写了秋夜月光下洞庭湖的优美...
望洞庭 唐 刘禹锡古诗合集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 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 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 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 有“诗豪”之称。 初读古诗 望洞庭 唐·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 白银盘里一青螺。 重点词...
望洞庭唐刘禹锡古诗
古诗 《望洞庭》〔唐〕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译文 洞庭湖水色与月光互相辉映,湖面风平浪静,犹如未磨的铜镜。皓月银辉之下,青翠的君山与清澈的洞庭水浑然一体,看过去就像一只雕镂透剔的银盘里,放了一颗小巧玲珑的青螺。注释 洞庭:湖名,在今湖南省北部...